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郝林
作者: 郝林;宋国立;李炳林;王坤波;王春英;李欣
作者机构: 山西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农业部棉花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
关键词: 亚比棉;基因组原位杂交;核型分析
期刊名称: 遗传学报
ISSN: 0379-4172
年卷期: 2006 年 33 卷 06 期
页码: 565-572
收录情况: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是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用A染色体组亚洲棉(Gossypium.arboreum)(迁西小黑籽)与G染色体组野生棉比克氏棉(G.bickii)杂交成异源二倍体后,又经过加倍而获得的。亚比棉异源四倍体不仅育性得到恢复、结铃正常,而且成功地将比克氏棉的优异性状——种子腺体延缓形成转育到亚比棉中。这为实现棉花综合利用和提高抗虫性创育了新的育种材料。在随后的多年中,山西农业大学棉花育种组对亚比棉异源四倍体进行了广泛的细胞形态学研究,对其核型做了分析。然而,仅依据形态学和普通的核型图像,还不能确定该异源四倍体棉种中比克氏棉G染色体(亚)组在核型中的表现。该文以比克氏棉gDNA为探针,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根尖体细胞染色体为靶细胞染色体,封阻材料为亚洲棉(迁西小黑籽),进行亚比棉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einsituhybridization,GISH)及核型分析。从获得的图像中可以清晰地发现有52条染色体,其中有/无杂交信号的各一半,这直观地证实了人工复合亚比棉杂交种确为异源四倍体,而且是双二倍体。A亚组与G亚组染色体长度存在交替排列。亚比棉异源四倍体基于GISH图像的核型公式为:2n=4x=52=46m(4sat)+6sm(4sat)。A亚组和G亚组染色体上各有2对随体。G亚组染色体中至少有5对双重显色明显的染色体,意味着可能有A亚组染色体的交换,而A亚组染色体中只观察到或多或少的探针红色荧光信号,由于分辨率不够而难于定量分析。进一步以45SrDNA为探针,以鲑鱼精DNA作为封阻DNA,对亚比棉异源四倍体进行45SrDNA-FISH,实验表明,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有14个NOR(核仁组织区)信号,说明亚比棉异源四倍体有14个随体,即7对随体。比克氏棉对亚洲棉的GISH结果显示,在有亚洲棉DNA封阻的条件下,亚洲棉靶细胞染色体无任何杂交信号,说明比克氏棉与亚洲棉染色体之间不存在较大的同源或相似序列。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含抗白粉病新基因普通小麦-黑麦1R二体异附加系的遗传学鉴定. 吴金华,王新茹,王长有,王秋英,吉万全. 2009
[2]辐射诱导荆州黑麦染色体1R结构变异的研究. 王从磊,庄丽芳,亓增军. 2012
[3]小麦族三属杂种F_1小孢子发生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简报)(英文). 何方,刘海燕,王洪刚,李兴锋. 2008
[4]小麦-鹅观草易位系T7A/1Rk#1的选育与鉴定. 别同德,冯祎高,徐川梅,陈佩度. 2009
[5]利用1RS特异标记和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鉴定小麦1BL·1RS易位系. 余利,何方,陈桂玲,崔法,亓晓蕾,王洪刚,李兴锋. 2011
[6]抗条锈病小麦-中间偃麦草-华山新麦草杂种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王艳丽,王伟,陈天青,隋建枢,何庆才. 2016
[7]春小麦新种质的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 张婧,孙婧欣,宋维富,杨雪峰,宋庆杰,李集临,张延明,关宇. 2017
[8]冬小麦种质矮孟牛第一部分同源群染色体遗传差异分析. 崔法,赵春华,鲍印广,宗浩,王玉海,王庆专,杜斌,马航运,王洪刚. 2010
[9]栽培稻-药用野生稻杂种F_1及回交后代的基因组原位杂交鉴定. 颜辉煌,颜辉煌,程祝宽,刘国庆,陈纯贤,闵绍楷,朱立煌. 1999
[10]小麦抗病多基因聚合体YW243的选育研究. 辛志勇,徐惠君,谢皓,林志珊,张增艳,牛永春,吴立人,马有志,杜丽璞. 2003
[11]甘蓝型油菜与Brassica maurorum的异源六倍体后代及BC_2细胞学分析. 姚行成,葛贤宏,李再云. 2012
[12]一种新的六倍体细胞类型水生薏苡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韩永华,李冬郁,李英才,薛跃规,胡中立,宋运淳. 2004
[13]小麦-多枝赖草单体异附加材料减数分裂期外源染色体的行为研究. 赵茂林,李瑞芬,梁宏霞,张学勇. 2001
[14]携带抗黄矮病基因的中间偃麦草染色体 2Ai-2特异的分子标记(英文). 张增艳,辛志勇,林志珊,陈孝,王晓萍. 2000
[15]受辐照窄颖赖草花粉DNA进入小麦胚囊的电镜自显影证据及杂种原位杂交鉴定. 李桂英,王琳清,施巾帼,周荣华,付仓生,郝宏京. 2002
[16]一个新的抗黄矮病易位系的选育与鉴定. 林志珊,崔志富,辛志勇,杜丽璞. 2005
[17]抗黄矮病小麦种质的分子标记. 马有志,徐琼芳,辛志勇,陈孝,徐惠君,林志珊,张增艳,杜丽璞,李连城,富田因则,中田升,安室喜正. 1999
[18]小麦-簇毛麦单体异附加材料外源染色体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 李瑞芬,梁宏霞,赵茂林. 2002
[19]小麦-中间偃麦草异附加系Z4的外源染色质的分子标记. 高海波,陈孝,陈明,徐兆师,李连城,马有志. 2005
[20]小偃麦类型与物种形成的研究. 孙善澄,李洪杰.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省高油大豆品种品质分析及骨干亲本筛选
作者:李灿东;郑伟;李欣;张振宇;董兴月;冯艳飞;关莹;包泽睿;孙雨萌;王志新
关键词:黑龙江省;大豆;高油;优异亲本
-
温度波动通过调控磷酸化和亚硝基化对磷酸丙糖异构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吴赛赛;王振宇;摆玉蔷;侯成立;饶伟丽;李欣;张志胜;张德权
关键词:磷酸丙糖异构酶;温度波动;活性;磷酸化;亚硝基化
-
保健砂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对肉鸽生产性能和压力应激的影响
作者:吴凡;侯浩宾;李欣;蔡霞;朱丽慧;姚俊峰;严华祥
关键词:唾液乳杆菌SNK-6;肉鸽;生产性能;压力应激
-
绿茶加工工艺对氨基酸及风味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进展
作者:屈丽池;王近近;黄纯勇;陈艳;秦廷发;滑金杰;王坤波;袁海波
关键词:绿茶;加工技术;氨基酸;风味;品质
-
不同阻氧性材料包装对生鲜猪肉品质的影响
作者:柴笑玉;张德权;王德宝;李欣;闵成军;徐毓谦;祝朝巧;杨伟;饶伟丽;侯成立
关键词:生鲜猪肉;阻氧性;包装;新鲜度;货架期
-
小麦TaMICU1-6A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作者:李欣;李鲁华;任明见;安畅;洪鼎立;赵鹏鹏;徐如宏
关键词:小麦;TaMICU1基因;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
-
发酵饲料对乳鸽屠宰性能、器官发育及肌肉品质的影响
作者:肖长峰;丁梓钊;吕文纬;李欣;侯浩宾;杨长锁;朱丽慧
关键词:乳鸽;发酵饲料;屠宰性能;器官发育;肉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