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茶树品种生化成分分析及抗性成分的初步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金珊

作者: 金珊;孙晓玲;张新忠;叶乃兴;陈宗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品种;假眼小绿叶蝉;抗性物质;成活率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6 年 53 卷 03 期

页码: 516-52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筛选和鉴定茶树中与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相关的抗性成分。【方法】采用氨基酸分析仪和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分析8个茶树品种的氨基酸及其组分、咖啡碱和茶多酚及其组分的含量。采用人工饲料喂饲法对可能的抗性物质进行初步鉴定。【结果】通过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水平差异较大的茶树品种的30多种生化物质的分析,筛选出抗、感茶树品种间差异较大的物质,包括茶多酚、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绿原酸和茶氨酸。分别将其作为可变因子设置不同浓度梯度,加入到人工饲料饲养假眼小绿叶蝉,统计5种化学成份不同浓度人工饲料上假眼小绿叶蝉的成活率,初步确定了这5种化学成份对假眼小绿叶蝉成活率的影响。其中,γ-氨基丁酸可能是茶树抗虫物质之一。【结论】为阐明茶树抗叶蝉的化学机理奠定基础。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抗药性相关酶活性及其分布的影响. 曾兆华,傅建炜,林海清,陈少波,尤民生. 2007

[2]EPG技术分析不同品种茶树抗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行为的差异. 刘丽芳,徐德良,穆丹,韩宝瑜. 2011

[3]茶树抗虫品种资源调查及抗性机制研究——Ⅱ.不同品种茶树特征特性对假眼小绿叶蝉抗性的相关分析. 张觉晚,杨阳,黄亚辉,王沅江. 1994

[4]不同茶树品种对假眼小绿叶蝉的抗性. 金珊,孙晓玲,陈宗懋,肖斌. 2012

[5]论提高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 2002

[6]草莓‘晶瑶’感染炭疽病后抗性生理指标分析. 张鹏,曾祥国,韩永超,向发云,顾玉成. 2014

[7]不同生物菌剂对大豆根系抗性物质的影响. 张兴梅,王士强,赵海红,洪音,何淑平. 2009

[8]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芒果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弓德强,黄训才,黄光平,宋淑芳,王爱平,黄台明,张鲁斌,王晓,朱世江. 2016

[9]BABA处理对采后芒果果实抗病性的影响. 弓德强,梁清志,黄光平,邓立宝,李雄辉,王晓,朱世江. 2015

[10]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规律及化学防治. 魏进,段婷婷,朱淮武,廖国会. 2011

[11]43.7%甲龙SC对茶树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效及安全性. 姚雍静,廖向前,曹雨,王家伦,陈娟,梁远发. 2013

[12]25%阿克泰水分散粒剂防治茶小绿叶蝉试验. 谭济才,李健权. 2003

[13]基于mtDNA COI的假眼小绿叶蝉系统发育研究. 付建玉,李乐,袁志军,唐美君,肖强. 2014

[14]假眼小绿叶蝉虫量消长和单个发生高峰期分段标准研究. . 1994

[15]间作茶园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与绿色防控技术研究. 顾俊荣,董明辉,李浩宇,范君,杨代凤. 2017

[16]假眼小绿叶蝉微卫星位点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李倩,陈学新,韩宝瑜. 2016

[17]添加农用有机硅对假眼小绿叶蝉防效的影响. 郭华伟,朱国念,姚惠明,唐美君. 2013

[18]不同种植模式下茶假眼小绿叶蝉种群动态的调查. 汪云刚,李良静,冉隆珣,玉香甩,吴文伟,韩宝瑜,李忠美. 2010

[19]茶树-害虫-天敌间的化学信息联系. 陈宗懋,许宁,韩宝瑜,赵冬香. 2003

[20]假眼小绿叶蝉自然天敌控制作用的评价. 庞雄飞,谢振伦. 199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