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条件下NaCl浓度对大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红卫

作者: 徐红卫;刘成洪;郭桂梅;郭慧敏;何婷;陈辉;杨邦伟;许如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麦;新品系;耐盐;低氮;氮素吸收利用

期刊名称: 植物生理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6 期

页码: 1046-10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低氮条件下耐盐大麦种质资源对氮素吸收利用的规律,本文以大麦品种'花30'诱变结合小孢子培养获得的耐盐纯合新品系DH20和'花30'(亲本对照)为材料,通过幼苗水培对相关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无盐条件下,低氮较正常氮处理水平均降低了DH20和'花30'的苗高、地上部干重、氮素积累量、气孔导度、叶绿素荧光参数,但无显著差异;在中盐(150 mmol·L-1NaCl)条件下,低氮处理对新品系DH20的苗高、地上部干重、氮素积累量、氮素吸收利用率、氮素利用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Fv'/Fm'值的影响均显著低于对'花30'各相应性状的影响;在高盐(450 mmol·L-1NaCl)条件下,DH20和'花30'的苗高、干重、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率均很低,但无显著差异.经对大麦氮代谢关键基因表达分析发现,在低氮+中盐处理的条件下,DH20的HvNR1、HvNRT3.1和HvNRT3.3等氮利用基因表达量显著增加,促进幼苗对氮的吸收利用.说明耐盐大麦新品系DH20在中盐胁迫条件下具有对氮素高效吸收和利用的潜在能力,可以作为大麦育种中氮素高效利用的重要基因资源.

分类号: S51

  • 相关文献

[1]海滨锦葵新品系比较试验. 王康,何林池,魏小云,邢建美. 2015

[2]大麦种质耐盐性鉴定及评价. 乔海龙,沈会权,陈健,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陈和. 2015

[3]胚乳对大麦苗期耐盐性的影响. 徐红卫,王亦菲,梁乔伟,黄赛华,刘成洪,黄剑华,马运涛,李锦斌,陆瑞菊,许如根. 2019

[4]大麦苗期耐盐种质鉴定与评价指标筛选. 霍庆平,李建波,门秀丽,范宏博,刘志萍,巴图,徐寿军. 2022

[5]不同基因型大麦离体培养的花药及小孢子对低温和NaCl预处理的反应. 孙月芳,陆瑞菊,王亦菲,单丽丽,黄剑华. 2007

[6]耐盐转基因大豆事件FA8015旁侧序列分离及定性PCR检测. 马阔,仲晓芳,牛陆,赵倩倩,杨向东. 2018

[7]低氮对茶树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林郑和,钟秋生,游小妹,陈志辉,陈常颂,单睿阳,阮其春. 2019

[8]藏羊和小尾寒羊生长性能及血液生理指标对不同能量低氮日粮的响应特性. 郭亚敏,王文基,景小平,康婧鹏,周建伟,许卫星,龙瑞军. 2018

[9]低氮对不同茶树品种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林郑和,钟秋生,郝志龙,游小妹,陈志辉,陈常颂,单睿阳,阮其春. 2017

[10]高表达转C_4型PEPC基因水稻在低氮下诱导碳氮酶稳定光合作用. 唐玉婷,李霞,陆巍,魏晓东. 2015

[11]低氮下拟南芥叶酰聚谷氨酸合成酶突变体atdfb根发育研究. 孟红岩,汪文华,张春义. 2018

[12]高羊茅光合作用与激素信号对低氮胁迫的转录组响应. 陈莹,王茜,杨春燕,陈锡,王小利. 2023

[13]耐低氮大豆资源的苗期筛选与评价. 孙浩楠,曹霞,朱贵爽,李佳锴,周磊,吕叶,邱红梅,李志刚. 2023

[14]玉米自交系B73丙酮酸磷酸双激酶基因的克隆及低氮对PPDK表达的影响. 龚付全,李平华. 2014

[15]不同氮水平下超高产玉米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 崔文芳,王俊超,高书晶. 2012

[16]黄瓜结果期实施短期低氮处理对植株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孙娜,余宏军,杨学勇,蒋卫杰. 2012

[17]低氮胁迫对不同氮效率小麦品种氮积累、代谢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齐学礼,马杰,赵明忠,董海滨,张煜,许国震. 2024

[18]水稻微核心种质氮素利用率相关性状的鉴定评价及其相关分析. 黎毛毛,万建林,黄永兰,曹桂兰,陈红萍,韩龙植. 2011

[19]5-甲酰四氢叶酸促进水稻幼苗在低氮条件下生长发育的研究. 易尘,张春义,梁秋菊. 2020

[20]低氮胁迫对无土栽培辣椒形态、物质积累及氮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春萍,张世才,黄任中,蒋晓英,李怡斐,吴红,雷开荣,杨小苗,吕中华,黄启中,林清.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