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组织培养选育小麦抗黄矮病易位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惠君
作者: 徐惠君;辛志勇;杜丽璞;林志珊;张崇霞;赵乐莲;钱幼亭;P.J.Larkin;P.Banks;B.Clark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植物学通报
ISSN: 1003-2266
年卷期: 1992 年 S1 期
页码: 5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组织培养再生的植株显示强烈的遗传变异能力,这一发现导致了实现外源基因渐渗的一个新途径。80年代初,W.R.Scowcroft 博士和 P.J.Lankin 博士提出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大麦、燕麦、小黑麦和小麦等物种的体细胞无性系的细胞遗传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由于组织培养的结果出现更多的染色体重组(易位、倒置和缺失),这就为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外源基因渐渗比例从而获得易位系、代换系、附加系提供了科学根据。小麦黄矮病是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至今在普通小麦中还未发现抗性材料。我们的研究旨在探索组织培养诱导易位系把外缘黄矮抗性导入小麦的可能性。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2023年小麦新基因挖掘和遗传改良新技术研究回眸
作者:叶兴国;林志珊;王轲;唐华丽;韩志阳
关键词:小麦;生物技术;基因挖掘;遗传改良;种质资源
-
利用近缘种属优良基因改良小麦研究进展
作者:贾子苗;邱玉亮;林志珊;王轲;叶兴国
关键词:小麦;近缘种属;外源基因引渗;遗传改良
-
基于小麦SNP芯片对簇毛麦6V#2和6V#4染色体及其与小麦6A、6D染色体的多态性分析
作者:许志英;王佰翠;马晓兰;贾子苗;叶兴国;林志珊;胡汉桥
关键词:小麦;簇毛麦;异代换系;小麦SNP芯片;多态性
-
基于簇毛麦No.1026转录组的SSR序列分析及其PCR标记开发
作者:陈竟男;马晓兰;王振;李仕金;谢皓;叶兴国;林志珊
关键词:簇毛麦;转录组;EST-SSR;异染色体系;染色体定位;遗传多样性
-
我国部分主推小麦品种组织培养再生能力评价
作者:张伟;尹米琦;赵佩;王轲;杜丽璞;叶兴国
关键词:小麦;花药;幼胚;成熟胚;组织培养
-
以抗除草剂Bar基因稳定转化谷子技术研究
作者:陈倩楠;王轲;汤沙;杜丽璞;智慧;贾冠清;赵宝华;叶兴国;刁现民
关键词:谷子;根癌农杆菌;遗传转化;热激;抗除草剂
-
不同化学试剂和处理方式加倍小麦单倍体植株的效果
作者:尹米琦;张双喜;范春捆;王坤杨;王静;王轲;杜丽璞;叶兴国
关键词:小麦;单倍体植株;远缘杂交;花药培养;加倍试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