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四川灵芝的生物学特性和抗氧化活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钱坤

作者: 钱坤;武冬梅;王豪;孙一翡;司静;崔宝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药用真菌;灵芝;生物学特性;抗氧化活性;驯化

期刊名称: 菌物学报

ISSN: 1672-6472

年卷期: 2022 年 41 卷 004 期

页码: 601-6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灵芝是我国一类传统药用真菌的统称,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该类野生药用真菌资源,本研究对采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的一株野生灵芝进行了菌株分离纯化培养,通过基于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序列的分子生物学分析鉴定为四川灵芝Ganoderma sichuanense.以此为实验菌株,对该种的生物学特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不同碳源、氮源、无机盐、pH、温度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对野生四川灵芝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对上述5因子进行单因子试验,从中筛选出4因子再进行正交试验.在试验范围内野生四川灵芝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牛肉膏,无机盐为KH2PO4,最适pH 7.0,温度30℃.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因子组合为麦芽糖30.0 g/L、牛肉膏5.0 g/L、KH2PO41.0 g/L、pH6.0.针对液体培养过程中的多糖、三萜、多酚、抗坏血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变化进行了测定,发现该野生四川灵芝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分类号: S567.31

  • 相关文献

[1]野生黑木耳菌株Aa-015生物学特性与驯化. 杨杰,刘虹,赵照林,王华,张勇,刘欣,萧晋川. 2018

[2]无需覆土的蘑菇属食用菌——中国美味蘑菇. 李传华,刘培培,赵春生,贾薇,李泰辉,李正鹏,陈明杰. 2018

[3]2株野生猴头菇的生物学特性、驯化和栽培模式研究. 陆珠,纪淑娟,任梓铭,王月,谢孟乐,杨阳,于延申,张桐. 2023

[4]响应面法优化甘草固体发酵灵芝产三萜工艺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董玉玮,高甜惠,潘文艺,苗敬芝,曹泽虹. 2016

[5]灵芝两种谷物固体发酵菌粉的营养价值和抗氧化活性测定. 俞商婷,宋婷婷,金群力,冯伟林,范丽军,余敏佳,沈颖越,蔡为明. 2017

[6]三株海南岛野生灵芝的鉴定、多糖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金鑫,熊川,李萍,李强,陈祖琴,张璐,黄文丽. 2020

[7]灵芝深层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物质与抗氧化能力分析. 甘炳成,彭卫红,黄忠乾,谭伟. 2015

[8]灵芝全麦菌粮菌种筛选及抗氧化能力评价. 李杨,王锋,朱金锦,郭鑫,张巧真,康文艺,秦岭,顾丰颖. 2022

[9]海南产不同种类灵芝活性分析及其总三萜含量分析. 葛亚哲,马青云,蔡彩虹,孔凡栋,谢晴宜,郁志芳,赵友兴. 2020

[10]筛选高抗氧化能力的灵芝诱变菌株. 张越野,张赫男,谭贻,冯杰,唐庆九,唐传红,张劲松. 2021

[11]灵芝膜喙扁蝽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金梅松,黄次伟,冯炳灿,周建敏,张长山,陈建华. 1998

[12]野生有柄灵芝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陈爽,刘淑娟,高悦,宋子坤,马海霞. 2023

[13]连云港地区野生灵芝生物学特性及基因组特征分析. 纪伟,苏文英,刘晓梅,任立凯,胡曙鋆,孙潇潇,陈克龙. 2024

[14]野生灵芝生物学特性及种子液发酵时间对出芝的影响. 纪伟,刘晓梅,苏文英,任立凯,胡曙鋆,陈克龙. 2023

[15]珍稀食药用菌紫丁香蘑的研究进展. 周峰,王瑞娟,李玉,于海龙,郭倩. 2010

[16]粗毛纤孔菌的生物学特性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周苗,王豪,司静,孙一翡,高能,武冬梅,崔宝凯. 2023

[17]排蜂的初步研究. 章楠. 1998

[18]乳酸菌在豆奶中的驯化及生长特性. 胡耀辉,魏升宁,朴春红,于寒松,刘俊梅,代伟长. 2014

[19]唇鲮的驯化转食. 李建光,刘霆,胡世然,刘必生,江晓峰. 2010

[20]野猪种公猪的驯化及饲养管理要点. 王文涛,何鑫淼,彭福刚,吴赛辉,刘娣.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