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18年间国审玉米品种遗传产量增益及产量潜力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实

作者: 卢实;李穆;高婷婷;王敏;孟令聪;郑淑波;路明;刘文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国审品种;遗传产量增益;产量潜力;回归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21 期

页码: 1-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保障玉米继续增产增收,本文对1999—2018年间中国玉米品种遗传增益和产量提升潜力展开研究。以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二十年间国审玉米品种的遗传产量增益和产量潜力进行分析:20年间中国共通过审定了933个国审玉米品种,平均单产9984.9 kg/hm2,国审品种年遗传产量增益速率185.73 kg/hm2。二十年间,中国玉米平均实际单产为5432.96 kg/hm2,实现了国审玉米品种产量潜力的54.41%。国审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单产与实际单产之间回归方程为y=0.3728x+1710.5,当国审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单产每增加1 kg/hm2,全国玉米实际单产增加约0.3728 kg/hm2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国审玉米品种晋超甜1号选育及应用前景分析. 卢保红,杜如珊,张广峰,魏荣业,钟改荣,侯有良. 2016

[2]国审玉米品种吉单669的选育. 仲义,刘兴二,徐艳荣,代秀云,侯宗运,焦仁海. 2023

[3]2001~2012年国审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系谱来源分析. 孙琦,李文才,张发军,于彦丽,张庆伟,窦圣强,孟昭东. 2014

[4]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王存凯,陈鹏飞,陶洪斌,孟祥盟,刘慧涛,刘武仁,王璞,廖树华. 2014

[5]不同生态类型玉米品种生产潜力比较分析. 钟昌松,吕巨智,石达金,范继征,闫飞燕,卢生乔,弓雪,陈坤,刘亚利,张述宽. 2021

[6]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吉林省不同生态区玉米产量潜力研究. 曹玉军,吕艳杰,王晓慧,魏雯雯,姚凡云,刘春光,王立春,王永军. 2016

[7]基于Hybrid-Maize模型的3个生态地点玉米产量潜力评估. 白金顺,尤飞. 2018

[8]正大12号玉米在宁夏灌区的适宜密度及产量潜力的探析. 薛国屏,樊明,柳伟祥,李晓慧. 2008

[9]玉米高产之路与产量潜力挖掘. 王崇桃,李少昆,韩伯棠. 2006

[10]玉米鲁单50产量潜力、适宜密度和饲用价值的研究. 刘开昌,王庆成,张秀清,王春英,张海林. 2000

[11]气吸式自扰动玉米精量排种器试验研究. 周纪磊,刘虎,史嵩,荐世春,付乾坤. 2018

[12]贵州区试玉米组合主要性状分析及育种对策探讨. 陈浪,罗希榕,覃成,英敏. 2011

[13]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区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相关与通径分析. 任洪雷,李春霞,龚士琛,李国良,付立新,扈光辉,王明泉,杨剑飞,孙岩,张宇. 2020

[14]基于图像二值化的玉米叶面积指数提取方法. 王奎,冯建中,白林燕,林孝松,赵燕,冉启云. 2015

[15]2008-2015年停止推广国审农作物品种分析. 张会芳,孙岩,段俊枝,卓文飞. 2019

[16]2015年国审棉花新品种的性状表现分析. 徐毅,叶泗洪,贺邓敏,顾海蓝,吴德祥. 2017

[17]黑龙江省国审水稻品种龙稻115的选育. 丁国华,白良明,孙世臣,王彤彤,曹良子,周劲松,洛育,夏天舒,杨光,张凤鸣,谢婷婷,殷大伟,王雪扬,王荣升,李坤. 2020

[18]2010-2020年吉林省国审水稻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李莉,孙辉,姜兆远,朱峰,王继春,任金平,刘晓梅,刘振蛟. 2023

[19]高产稳产杂交水稻全优785的选育. 郭慧,张以华,向关伦,谢美珠,甘雨,杨占烈,潘建慧,黄宗洪. 2017

[20]2017年长江上游国审杂交稻品种特征特性分析. 林纲,赵德明,江青山,贺兵,姜方洪,韩冬,王丽.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