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琪

作者: 高琪;张玮;刘梅;周莹;邢启凯;彭军波;李兴红;燕继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葡萄;白粉病菌;吡唑醚菌酯;敏感性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22 年 012 期

页码: 2390-239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建立我国葡萄白粉病菌对QoI类杀菌剂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明确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孢子萌发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对来自我国北京、湖南、宁夏、云南、江苏5个葡萄种植地区的145株葡萄白粉病菌的EC50值,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ytb基因上G143A的突变情况。【结果】吡唑醚菌酯对43株当年未施用过化学杀菌剂的葡萄白粉病菌菌株EC50值呈连续性单峰且符合正态分布,其均值(1.387±0.107)μg·mL-1作为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采用孢子萌发法分析的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频率为45.52%,采用荧光定量PCR(G143A)法分析的结果显示供试菌株对QoI类杀菌剂的抗性频率为57.69%。在RF>2时,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孢子萌发法测定结果趋势一致,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我国葡萄白粉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药性发生较为普遍,应注意与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轮换使用或混用,以延缓抗药性发展。

分类号: S436.631.1

  • 相关文献

[1]嘧菌酯与吡唑醚菌酯对烟草白粉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在烤烟漂浮育苗阶段的防治效果. 汪汉成,李文红,夏海乾,王茂胜,孟琳,石俊雄,商胜华,王晶君. 2012

[2]广西瓜类白粉病菌对醚菌酯的抗药性及其对3种药剂的敏感性检测. 朱桂宁,颜梅新,贤小勇. 2014

[3]2009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病菌群体对温度的敏感性研究. 王保通,周益林,段霞瑜,邹亚飞. 2012

[4]2012年我国部分麦区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温度敏感性研究. 刚存武,范洁茹,周益林,段霞瑜,邹亚飞,宛琼,纳添仓. 2015

[5]裸仁美洲南瓜白粉病菌对5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敏感性研究. 柳利龙,梁巧兰,张爱琴,张环. 2019

[6]上海地区草莓枯萎病病菌的鉴定及对4类杀菌剂的敏感性. 许媛,成玮,颜伟中,肖婷,王建华,吉沐祥,杨敬辉. 2020

[7]甘肃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监测分析. 杨凤珍,郭建国,杜蕙,王春明,郭成,金社林,王生荣. 2016

[8]珍珠李炭疽菌对三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桂卿,黄荣,孙文秀,唐利华,黄穗萍,陈小林,郭堂勋,莫贱友,李其利. 2023

[9]福建省玉米大斑病菌对吡唑醚菌酯不同敏感性菌株的遗传多样性与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代玉立,甘林,刘晓菲,兰成忠,杨秀娟. 2023

[10]苹果轮纹病菌对3类杀菌剂的敏感性及相关性分析. 王丽,周增强,侯珲. 2018

[11]芒果葡萄座腔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赵江,余知和,李其利,唐利华,郭堂勋,黄穗萍,莫贱友,孙明艳. 2021

[12]苹果轮纹病菌对3类杀菌剂的敏感性及相关性分析. 王丽,周增强,侯珲. 2018

[13]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葡萄中氟醚菌酰胺和吡唑醚菌酯的残留. 齐晓雪,董崭,潘金菊,冯义志,梁林. 2019

[14]吡唑醚菌酯、氰霜唑在葡萄中的残留及消解规律研究. 陈勇达,张嘉坤,郑振山,李丽梅,钱训. 2020

[15]葡萄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高效液湘色谱残留分析方法. 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 2010

[16]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中吡唑醚菌酯在葡萄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 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马惠. 2010

[17]葡萄和土壤中吡唑醚菌酯的高效液相色谱残留分析方法. 李瑞娟,于建垒,宋国春. 2010

[18]葡萄蔓枯病防治药剂筛选与评价. 刘梅,宗新颖,王淦,金添,李兴红. 2023

[19]贵州烟田非烟植物和烟草白粉病菌的RAPD分析. 黄团,范成平,卢志伟,左锐. 2016

[20]我国小麦主要病虫害综防技术研究现状及21世纪展望. . 199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