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苜蓿的地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爽

作者: 刘爽;惠富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苜蓿;明清;分布;灾区社会;卫所;本土化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178-18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对中国古籍库与中国方志库中的苜蓿记载的考察,发现苜蓿名实的流变呈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面貌。即古籍记载中苜蓿名实相对单一明了,对苜蓿花色的指向比较明晰;方志中则比较复杂,出现了大量苜蓿异名,常与其他植物相混淆。其名实的流变实际上是苜蓿在中国传播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对各地方志中的苜蓿记载次数进行计量分析,可以直观地看到,明清时期的苜蓿主要分布于西北、华北、江淮等地,在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西南边疆等地也有一定分布。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分布格局的成因:首先,明清卫所的设置与变迁使得苜蓿作为军马草料成为卫所屯田中不可或缺的经营项目,在边疆地区、漕运沿线深入传播;其次,明清灾区社会的形成促发了苜蓿的广植与利用,苜蓿成为贫苦农家的"救荒奇菜"和贫困城邑的"备荒良品";最后,苜蓿栽培技术的简易与传统蔬类成法的套用,使得苜蓿能够持续、长久、便捷地在中国传播。在清中叶后,采用苜蓿治理盐碱地已经在河北、山东普遍实施,其与其他作物的轮作原理与方法也已经颇为成熟。总之,与苜蓿相关的农艺技术已经形成体系,苜蓿的本土化和农耕化在明清时期进一步加深。

分类号: S541-09

  • 相关文献

[1]苜蓿的适应性、分布和区划. 苏加楷. 2003

[2]明清时期南瓜的加工和利用. 李昕升,王思明. 2015

[3]生态农业背景下饲料系统的变化及价值——以明清太湖地区为例. 陈加晋,吴昊,李群. 2016

[4]明清时期南瓜栽培技术. 李昕升,王思明. 2017

[5]明清“帉帨”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坤元,梁惠娥. 2017

[6]从洪灾走廊到水乡天堂:明清治淮与里下河湿地农业系统的形成. 卢勇,陈加晋,陈晓艳. 2017

[7]二十年来明清两湖地区经济史研究综述. 杨鹏,王思明. 2021

[8]西瓜引种传播及其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 刘启振,王思明. 2019

[9]略论西瓜在古代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刘启振,王思明. 2017

[10]本土化烤烟湿润育苗基质配方的筛选试验. 李霞,杨建,黄胜,程智敏,唐明,蔡毅. 2024

[11]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现状分析及对策. 胡苏仔. 2016

[12]盆几赏玩、举箸如药:中国辣椒利用方式的历史变迁. 于帅,王思明. 2023

[13]优质稻SRI本土化研究试验初报. 罗群昌,陈远孟,蒋显斌,李小勇. 2008

[14]优质稻SRI本土化研究及其物质生产特性分析. 罗群昌,陈远孟,刘广林,蒋显斌. 2009

[15]东方百合本土化基质栽培技术. 张洁. 2014

[16]中国社会工作教育本土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管镠旎. 2016

[17]SRI技术本土化研究. 吴文革,李成荃,陈周前,昂盛福,王学会,熊忠炯. 2003

[18]苏南丘陵区秋播苜蓿苗期杂草化学控制试验. 戚志强,胡跃高,曾昭海,傅反生,储国良. 2005

[19]2012年1-12月中国进口苜蓿数据分析. 吕礼良,安载学,韩成伟. 2016

[20]苜蓿制种灌水方式探讨. 孟季蒙,张震,尹君亮.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