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立体气候区马铃薯多熟高效种植模式的构建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钢
作者: 黄钢;沈学善;屈会娟;汤永禄;袁继超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热带立体气候区;马铃薯;种植模式
期刊名称: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3 年 009 期
页码: 1344-1346
摘要: [目的]在有限的耕地上,在基本不影响大宗粮食作物生产的前提下,利用0.5熟光热资源,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方法]通过填闲复种和间套增种,分区构建马铃薯多季高效种植新模式,提高马铃薯单产和效益。[结果]在平原丘陵区稻田构建“秋马铃薯/油菜-水稻”、“冬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和“秋(冬)马铃薯-水稻”等3种新模式;在平原丘陵区旱地构建“春(冬)马铃薯/玉米/甘薯”、“春(冬)马铃薯/玉米-秋马铃薯”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等3种新模式;在高原山区构建“春马铃薯/玉米”新模式。[结论]新模式复种指数200%~300%,积温利用率68.9%~93.4%,光能利用率0.98%~1.59%,秸秆利用率50%~100%。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新模式全年产量提高2.6%~93.0%,效益增加15.8%~284.3%。马铃薯多季高效种植模式已成为四川农作物增产增收的主体种植新模式。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陇中旱地马铃薯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温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亚宏,高世铭,张伟,王润佳. 2009
[2]马铃薯根系分泌物组分对不同种植模式的响应. 谭雪莲,郭天文,马明生,张平良. 2018
[3]河西绿洲灌区马铃薯间作绿肥高效种植模式研究. 王婷,包兴国,舒秋萍,杨文玉. 2010
[4]大棚芦笋套种马铃薯种植模式. 何圣米,吴平,毛晓梅,胡齐赞,董文其. 2019
[5]安徽阜阳马铃薯后直播早熟棉高产栽培技术. 王龙,周先林,胡成成,覃琴,赵丽,朱海勇. 2022
[6]衡水地区马铃薯-谷子一年两作种植模式研究. 李明哲,崔海英,苏宝圣,郝洪波,师志刚. 2016
[7]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王亚艺,李松龄,张荣. 2015
[8]“马铃薯—水稻—马铃薯”超高产种植新模式. 黄钢,吴飞,刘守照,尹桂英. 2007
[9]“头季稻-再生稻-马铃薯”高效种植模式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 李贵勇,刘玉文,袁江华,王耀伟,王枝富,夏琼梅,邓安凤,龙瑞平,杨从党. 2014
[10]西南地区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现状、问题与建议. 沈学善,刘小谭,王平,屈会娟,任丹华. 2018
[11]不同种植模式对旱区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 2011
[12]基于稻薯轮作的冬种马铃薯种植模式比较试验. 胡新喜,罗宇,周华兰,陈哲明,秦玉芝,刘明月,熊兴耀. 2016
[13]不同土壤不同种植方式普那菊苣的产量分析. 韩永芬,孟军江,左相兵,舒健虹,彭佳. 2009
[14]贵州“1年3季”高效模式下冬春南瓜栽培技术. 赵夏云,李琼芬,李从信,林宏,李桂莲. 2016
[15]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对3种种植模式的响应研究. 徐培智,解开治,李康活,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黄旭. 2012
[16]浙江省蚕豆间作套种模式浅析. 宋度林. 2015
[17]早春辣椒套种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及其效益分析. 谢双萍,郭惊涛,林宏,李桂莲,李琼芬,傅纪勇,孟平红. 2014
[18]沿江稻区多元多熟种植模式及其高效技术途径研究. 刘建. 2000
[19]菊苣新品系黔育1号不同种植模式的研究. 吴有松,韩永芬,苏生,孟军江,张伟. 2014
[20]常年叶菜类速生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及效益分析. 吕国秀,李桂莲,孟平红,郭惊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鲜食型甘薯新品种宜薯2号
作者:杜勇利;廖霏霏;杨春菊;熊湖;马海艳;彭志芸;刘小波;赵宇杨;沈学善;张德银
关键词:鲜食甘薯;宜薯2号;新品种
-
猪肚菇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苗苗;程萱;翟丹丹;姜宁;李巧珍;黄钢;李玉;于海龙
关键词:猪肚菇;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食药用价值;遗传育种
-
彭州山区马铃薯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作者:彭小荷;梁晓;沈学善;李华鹏
关键词:彭州山区;马铃薯;品种比较;产量;商品薯率
-
内江市大豆生产现状调研
作者:刘海涛;沈学善;余瑞;邵芝宣;文联;魏林;陈尚洪;林超文
关键词:大豆;粮油生产;四川丘陵区;规模化种植
-
甘薯骨干亲本南瑞苕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作者:屈会娟;李明;谭文芳;冯俊彦;沈学善;蒲志刚;朱玲;杨松涛
关键词:甘薯;骨干亲本;南瑞苕;引种;育种;种质资源
-
耕作方式和药剂处理对小麦产量和赤霉病发生的影响
作者:吴晓丽;李朝苏;刘淼;李明;李式昭;熊涛;汤永禄
关键词:耕作方式;生防制剂;小麦赤霉病;病穗率;子囊壳
-
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甘薯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郎涛;杨飞洋;蒲志刚;张聪;李明;余马;屈会娟;伍竞宇;张璐;刁杜;冯俊彦
关键词:甘薯;转录组;生长发育;逆境响应;品质形成;高通量测序;块根发育;淀粉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