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北风沙区典型利用类型下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日升

作者: 张日升;凡胜豪;姜涛;郎明翰;迟琳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土地利用类型;储水量;蒸散发;变化特征;辽西北风沙区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23 期

页码: 62-64,68

摘要: 选取科尔沁沙地南缘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在2022 年4-10 月对0~15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进行测量,分析樟子松人工林、灌木林地、草地、农田、半固定沙地5种方式下土壤垂直剖面含水率分布特征、土壤储水量变化特征、土壤蒸散发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灌木林和草地的土壤含水率分布呈"W"形;樟子松人工林、半固定沙地的含水率分布呈"U"形;农田含水率分布呈倒"U"形,且含水率最小值位置与该土地利用类型植被根系分布情况有关.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储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且于降雨量变化基本一致.5种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皆为盈余状态,其中草地的保墒效果最好.因此,该地区的生态植被应优先考虑修复草本或疏林草地,以利于维护土壤水环境及其可持续利用.

分类号: S152.7

  • 相关文献

[1]灌水梯度及覆膜组合模式对滴灌棉田蒸散规律的影响. 刘承岳,杨广,郭明华,贾伟康,孔春贤,王春霞,何新林,张硕,赵丽,李鹏飞,蒲胜海. 2024

[2]深耕对黑土水分特征及动态变化影响. 王秋菊,刘峰,焦峰,常本超,贾会彬. 2018

[3]黑土区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文雪,温艳茹,刘宝,周统,高睿璐,刘艳辉,尧水红. 2024

[4]基于地表温度-植被指数三角/梯形特征空间的地表蒸散发遥感反演综述. 唐荣林,王晟力,姜亚珍,李召良,刘萌,唐伯惠,吴骅. 2021

[5]基于蒸渗仪实测的参考作物蒸散发模型北京地区适用性评价. 袁小环,杨学军,陈超,武菊英. 2014

[6]全天候区域地表蒸散发反演-以黑河流域为例. 廖前瑜,任超,冷佩,段四波,韩晓静. 2019

[7]基于SWAP模型同化遥感数据的黑龙江南部春玉米产量监测. 王利民,姚保民,刘佳,杨玲波,杨福刚. 2019

[8]锡林郭勒草原土壤含水量遥感反演模型及干旱监测. 张巧凤,刘桂香,于红博,玉山,包玉海. 2017

[9]不同水分处理对两种机采种植模式棉花蒸散发、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李杰,马腾飞,何红,边洋,郭蕾,郭金军,古力努尔·艾哈塔尔,帕尔哈提·买买提,吐尔逊江·买买提,娄善伟,张鹏忠. 2023

[10]黄土高原地区1961--2000年间土壤水分变化模拟与分析. 游松财,邸苏闯. 2010

[11]黄土高原地区1961—2000年间土壤水分变化模拟与分析. 游松财,邸苏闯. 2010

[12]锡林郭勒草原蒸散发月季动态及相关因子分析. 张巧凤,刘桂香,于红博,玉山,包玉海. 2017

[13]呼伦贝尔植被蒸散发时空变化研究. 张翔,朱晓昱,沈贝贝,包玉海,海全胜,辛晓平. 2020

[14]基于MOD16A2的锡林郭勒草原近14年的蒸散发时空动态. 张巧凤,刘桂香,于红博,包玉海. 2016

[15]数据驱动的蒸散发遥感反演方法及产品研究进展. 刘萌,唐荣林,李召良,高懋芳,姚云军. 2021

[16]黄土高原粮草复合生态系统蒸散发变化动态及其与干旱的关系. 李佳璇,李辉鹏,白璐,张金贵,王若冰,向前,吕陇,马景永. 2024

[17]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碳变化规律的研究. 王炳棋,刘焕德. 2009

[18]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作物铅的积累特征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师荣光,刘凤枝,郑向群,蔡彦明. 2010

[19]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降雨径流重金属Cd的生态风险分析. 师荣光,郑向群,孙玉芳,张宏斌,赵欣,李晓华. 2013

[20]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作物镉含量积累及其健康风险分析. 师荣光,赵玉杰,彭胜巍,张铁亮,刘凤枝,周启星.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