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鱼鱼油的提取及理化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邰宇

作者: 李邰宇;阎莹莹;应晓国;伍俏佳;马路凯;胡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带鱼鱼油;理化性质;脂溶性伴随物;脂肪酸组成;挥发性成分;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

期刊名称: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2096-4730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20-28

摘要: 以带鱼为研究对象,采用索氏抽提法提取带鱼鱼油,并对其理化性质、脂溶性伴随物、脂肪酸组成、挥发性成分和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带鱼鱼油的酸价(2.42±0.04 mg KOH·g-1)和过氧化值(15.46±1.08 meq·kg-1)分别达到SC/T 3502-2016规定的粗鱼油一级、二级标准,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值和丙二醛含量均较低;带鱼鱼油中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油酸(38.07%);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DHA(10.12%)和EPA(3.19%);带鱼鱼油中的主要脂溶性伴随物为生育酚,角鲨烯,甾醇。共鉴定出55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醛类是其风味物质的主要来源,共确定出9种挥发性成分为其关键挥发性风味物质。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带鱼制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分类号: TS225.24

  • 相关文献

[1]黄粉虫油理化性质及营养特性的研究. 郑自奋,崔芸,林勇,刘勇,刘袆帆,肖更生,余元善,马路凯. 2022

[2]咖啡豆烘焙过程中油脂脂肪酸组成、挥发性风味及活性成分的演变规律. 董聪慧,董文江,程金焕,胡荣锁,何红艳,陈小爱,龙宇宙,黄家雄,陈罡,陈舰飞. 2022

[3]谷子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李红,司俊玲,杜文娟,张喜文,李慧君,姚镜滢,申瑞玲. 2015

[4]蒙古扁桃种仁油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刘慧娟,刘桂香,刘果厚,路艳锋,哈斯巴根,庞立东,运向军. 2016

[5]黑果枸杞籽油品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邢丽杰,逯霞,唐宗贵,李先义,党富民,赵爽,张晓璐,王远. 2022

[6]海棠果油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分析. 夏秋瑜,李瑞,陈卫军,蒋盛军,陈华,赵松林. 2010

[7]不同干燥方式茉莉花理化性质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盛金凤,陈坤,唐雅园,王雪峰,何雪梅,周主贵,零东宁,雷雅雯,李丽,易萍,郑凤锦,叶冬青,唐杰,孙健. 2022

[8]罗非鱼皮明胶的脱腥方法及理化性质. 曾少葵,杨萍,邓楚津,洪鹏志,崔绮珊,章超桦,李来好. 2010

[9]杂交狼尾草对草鱼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冯德庆,黄勤楼,唐龙飞,钟珍梅,黄秀声. 2008

[10]青海核桃种质资源内含物多样性研究. 刘宝尧,刘小利. 2015

[11]稻草还田对油菜籽脂肪酸组成和主要品质的影响. 沈明星,吴彤东,陈凤生,莫美英,陆长婴,王海侯,施林林,邱荣生. 2009

[12]不同粒度脂肪酸钙在瘤胃中稳定性的研究. 何源,宋扬,张晓明. 2013

[13]羊肉脂肪酸组成的营养调控途径. 徐晨晨,罗海玲. 2016

[14]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和大豆油对细毛羊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李金霞,孙海洲,赵存发,桑丹,张春华,凌树礼,珊丹,任晓萍. 2012

[15]不同油脂对填饲期朗德鹅生产性能、血清指标及肝脏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唐军旺,方倩倩,邵荣益,刘均,熊化鑫,沈军达,牛冬,卢立志. 2018

[16]不同品种花生乳挥发性组分分析. 芦鑫,张丽霞,王奕芳,孙强,高锦鸿,黄纪念. 2018

[17]鸡蛋脂肪酸组成营养调控的研究进展. 张蓉,尚以顺,吴佳海,牟琼,陈光吉,李小冬,班宋智,张靖. 2019

[18]混合油脂对清远麻鸡胸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及其代谢组机制研究. 苟钟勇,崔小燕,范秋丽,李龙,林厦菁,王一冰,蒋守群,蒋宗勇. 2020

[19]干扰PTEN基因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姚大为,马静,陈丽丽,王添祯,孙欢,宋文芹,马毅. 2020

[20]文冠果油成分及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 刘金凤,张倩茹,尹蓉,韩彦龙,高忠东,殷龙龙,孙慧英,王贤萍.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