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熟制杀菌对小龙虾品质及贮藏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孔金花
作者: 孔金花;温丽敏;诸永志;葛庆丰;卞欢;闫征;徐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龙虾;熟制杀菌;质构;品质;货架期
期刊名称: 肉类研究
ISSN: 1001-8123
年卷期: 2022 年 003 期
页码: 38-44
摘要: 以小龙虾为研究对象,采用熟制杀菌一步到位的工艺对小龙虾进行加工。通过测定不同熟制杀菌条件下小龙虾的色差、pH值、质构及感官评分变化,分析不同熟制杀菌条件对小龙虾品质的影响,确定较佳熟制杀菌工艺。结果表明:杀菌温度和杀菌时间对小龙虾产品品质有显著影响(P<0.05),且杀菌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影响越大;110℃、10 min杀菌工艺下小龙虾的弹性、硬度、咀嚼性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黄度值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且感官评分最高。因此,110℃、10 min杀菌工艺下的小龙虾品质最好,该工艺是最优熟制杀菌工艺。同时在该工艺条件下,即食小龙虾产品4℃贮藏条件下的货架期为35 d。
分类号: TS254.4
- 相关文献
[1]电子束辐照对蒸煮小龙虾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陈东清,汪兰,熊光权,石柳,吴文锦,丁安子,李新. 2019
[2]辐照对小龙虾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郑读,李北平,熊光权,白婵,王炬光,廖涛. 2021
[3]油炸过程中淡水小龙虾理化性质与品质变化. 李新,汪兰,乔宇,石柳,吴文锦,丁安子,熊光权. 2021
[4]蒸煮方式对熟制小龙虾尾肉解冻后品质的影响. 周明珠,陈方雪,邓祎,熊光权,乔宇,汪超,汪兰,吴文锦,石柳,丁安子,黎彩. 2021
[5]不同薄膜包装对采后茄果货架品质的影响. 安容慧,罗淑芬,周宏胜,刘道峰,胡花丽,李鹏霞. 2019
[6]不同套袋时间对甜瓜果实外观及品质的影响. 田守波,钱春桃,姚东伟,刁倩楠,曹燕燕,戚欢军,王楠,张永平. 2024
[7]微波处理对盐水鸡肉品质的影响. 黄彬,徐玉娟,唐道邦,刘忠义,吴继军,余元善. 2014
[8]反复冻融对不同卤制条件盐水鸡肉品质的影响. 黄彬,徐玉娟,唐道邦,刘忠义,吴继军. 2014
[9]大菱鲆不同部位营养与质构品质分析评价. 邹朝阳,赵峰,王志,欧帅,王轰,李国栋,周德庆. 2019
[10]岱瞿族大黄鱼质构特性与感官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范正利,黄艳青,陈坚. 2023
[11]鸡肉品质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陈鹏,程镜蓉,陈之瑶,方少钦,唐秋实. 2016
[12]木薯全粉对饼干储藏期品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 张雅媛,游向荣,孙健,严华兵,覃梅英,王颖,李志春,卫萍,周葵. 2017
[13]主料成分对低蛋白高粱面条品质的影响研究. 寇兴凯,杜方岭,贾敏,徐同成. 2016
[14]煮制和干燥时间对盐水鸡翅质构及色泽的影响. 唐道邦,徐玉娟,余元善,吴继军,程丽娜,曾繁东,王文辉. 2013
[15]~(60)Co-γ辐照剂量对鲈鱼感官和质构的影响. 鉏晓艳,王玮琼,陈玉霞,熊光权. 2017
[16]热处理对毛竹冬笋品质的影响. 黄晓兵,彭芍丹,李霞,李积华,林丽静. 2015
[17]预冷对海南北运冬瓜冷链运输品质的影响. 康效宁,吉建邦,李梁. 2016
[18]不同干燥方式处理对丰水梨片品质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唐璐璐,易建勇,毕金峰,周林燕,侯旭杰. 2015
[19]不同亲水胶体对低蛋白高粱面条品质影响的研究. 寇兴凯,刘振华,杜方岭,徐同成,李文香. 2016
[20]红烧肉加工过程中主要营养品质和食用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 史笑娜,赵志磊,黄峰,张良,张春江,张泓.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加工对肉类蛋白质氧化及肉品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南;李蛟龙;李鹏鹏;张牧焓;孙冲;徐为民;王道营
关键词:蛋白质氧化;加工;肉品质;感官品质;风味
-
响应面法优化冷冻鸡血豆腐的制备工艺
作者:王哲;王灵娟;杨静;马晶晶;杨彪;秦晓娟;王道营;邹烨;徐为民
关键词:冷冻鸡血豆腐;抗冻剂;响应面设计;低场核磁;品质
-
江苏水产预制菜产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作者:王苗苗;陈焕根;诸永志;杨思雨
关键词:
-
食源性肽铁螯合物研究进展
作者:周莹;石景;邹烨;王道营;杨彪;马晶晶;杨静;徐为民
关键词:食源性肽;肽铁螯合物;螯合机理;构象分析;生物利用度
-
原料肉解冻方式对狮子头品质特性的影响
作者:时苗苗;卞欢;陈怡璇;张牧焓;王道营;徐为民
关键词:解冻方式;狮子头;品质特性;肉制品加工
-
宰后肌肉成熟过程中铁死亡的发生及其与生鲜肉品质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郝丹妮;屠晓航;郭诗雨;诸永志;王道营;徐为民;李鹏鹏
关键词:铁死亡;宰后成熟;品质;铁稳态失衡;氧化还原失衡;脂质过氧化
-
超声协同苯乳酸对冷鲜鸡胸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的控制作用
作者:张娇娇;吴海虹;孙晋跃;李坤朋;孙芝兰;刘芳;徐为民
关键词:超声;苯乳酸;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