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冬春干旱年型不同水分运筹方式对冬小麦产量的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丽华

作者: 张丽华;姚艳荣;曹洁璇;董志强;吕丽华;梁双波;贾秀领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干旱;生育期灌水;产量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3 年 28 卷 S1 期

页码: 136-1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明确小麦在冬季干旱年份的水分运筹方式,于2010-2011年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4个小麦品种进行了12个灌水方式的小麦产量试验,结果表明,冬春干旱年型,增加灌水次数可实现小麦增产1 200~4 200 kg/hm2,冬前灌溉分蘖水、越冬水的产量明显高于春季灌水,其中以早灌分蘖水的小麦产量较高,早灌起身水可较延迟灌水小麦产量提高3%,全生育期小麦灌溉分蘖+拔节+开花+灌浆4水的产量最高,灌溉越冬+拔节+开花+灌浆的产量次之,而灌溉分蘖/越冬+拔节+开花3水的小麦产量可达到或超过春后4水的产量,但从节水角度,实现小麦的高产应以灌水3次为宜,可同步实现小麦的高产和高水效的统一。不同品种对灌水处理的反应存在较大差异,衡4399旱作产量较高,稳产性好,济麦22和冀585增加灌水产量增加明显,具有较高的丰产性。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干旱年型播前土壤底墒、播种密度及灌水对冬小麦的产量效应. 张丽华,姚艳荣,裴翠娟,董志强,贾秀领,马瑞昆. 2011

[2]旱后复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倪胜利,李兴茂,王亚翠,任根深. 2018

[3]近30年黄淮海平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潜在影响模拟. 徐建文,居辉,梅旭荣,刘勤,杨建莹. 2015

[4]近30年黄淮海平原干旱对冬小麦产量的潜在影响模拟. 徐建文,居辉,梅旭荣,刘勤,杨建莹. 2015

[5]春季干旱对旱地冬小麦生产的影响及施肥和灌溉的应对效果——以2003年和2009年山西垣曲县冬小麦生产的调查和试验观察为例. 褚清河,闫明,薛献来,潘根兴. 2011

[6]干旱对滨州灌区冬小麦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影响. 康凌艳,芦清水,邵宏波,施平. 2017

[7]华北地区冬小麦主要气象灾害风险评价. 王春乙,张玉静,张继权. 2016

[8]水分和氮素对陇育216冬小麦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何树斌[1,沈禹颖,王冬梅,陆姣云,魏茂宏. 2012

[9]AquaCrop模型对旱区冬小麦抗旱灌溉的模拟研究. 滕晓伟,董燕生,沈家晓,孟鲁闽,冯海宽. 2015

[10]叶面喷施抗旱剂对冬小麦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吴勇,高祥照,杜森,钟永红,王艳. 2012

[11]基于格网和模糊聚类的河南省冬小麦气象干旱风险区划与分析. 黎世民,张红利,王来刚,郑国清,郭燕,高建华. 2020

[12]黄淮海平原典型站点冬小麦生育阶段的干旱特征及气候趋势的影响. 徐建文,居辉,刘勤,李迎春. 2014

[13]肥水调控对冬小麦产量及籽粒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赵广才,石书兵,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美,郭明明,亓振,王雨. 2017

[14]基于植被状态指数的县域冬小麦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张彦,王来刚,黎世民,贺佳,郭燕,杨秀忠,张红利,刘婷. 2023

[15]黄淮海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徐建文,居辉,刘勤,杨建莹. 2014

[16]基于HJ-1B遥感数据的冬小麦旱情监测研究. 熊世为,景元书,李卫国. 2013

[17]1962-2010年潜在干旱对中国冬小麦产量影响的模拟分析. 曹阳,杨婕,熊伟,武永峰,冯灵芝,杨晓光. 2014

[18]日本保水剂的中国的农业应用试验研究. 王一鸣,黄美玉. 1998

[19]表土干旱和根信号对春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 郭安红,李凤民,李召祥,庞斌双,山仑. 1999

[20]干旱和灌溉两种处理条件下玉米株高、产量的QTL分析. 姜丽丽,樊明寿,郭九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