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稻大粒香的粒型与香味提纯复壮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倩
作者: 王倩;吴娴;宫彦龙;张习春;王忠妮;朱速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粒香;提纯复壮;种性退化;香味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24 年 52 卷 010 期
页码: 43-4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对种性退化的优质稻大粒香的粒型和香味进行提纯复壮,为大粒香的推广应用提供种质支撑。【方法】2018年选用大粒香品系材料38株,经外观和香味鉴定从中筛选出6个株系于2019年种植,连续4年对外观品质、香味表型和2-乙酰-1-吡咯啉(2-Acetyl-1-pyrroline,主要香味物质)含量检测及分子标记验证,在粒型和香味方面对初选材料进行提纯复壮。【结果】通过连续4年提纯复壮最终获得粒大饱满、具有香味、食味品质极佳的大粒香新品系DLX-1,其香味基因Badh2在第7外显子发生8 bp缺失和3 bp突变,与原始材料相比,Badh2基因未发生改变或丢失;2-乙酰-1-吡咯啉相对含量达0.016%。与大粒香提纯复壮前初始材料相比,新品系DLX-1的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分别提高4.63%、16.09%和8.45%;粒长增加3.15%,粒宽降低3.53%,长宽比增加4.87%;垩白度降低21.46%。【结论】针对优质稻大粒香的粒型及香味进行为期4年的提纯复壮过程,最终完成大粒香粒型和香味优良种性恢复,在保持香味基础上,出米率和垩白度均明显优于提纯复壮前初始材料,尤其在恢复大粒香长粒型特点方面表现更明显。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吴城大板籽瓜提纯复壮研究初报. 杨惠栋,李国权,曹娜,张焕欣,朱方红. 2020
[2]高粱种性退化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张海燕,张桂香,史红梅. 2010
[3]多花菜豆繁育系统的研究进展. 耿智德,杨德,杨雄,保丽萍,赵银月,赵彪,王铁军. 2006
[4]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谢家华,康桂辉,王洁,杨万林. 2024
[5]玉米杂交种种性退化探析. 李志明. 2010
[6]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稻品种大粒香稻米品质的影响. 吴健强,张大双,彭强,龙武华,宫彦龙,刘雪薇,张习春,朱速松. 2018
[7]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优质稻品种大粒香稻米品质的影响. 吴健强,张大双,彭强,龙武华,宫彦龙,刘雪薇,张习春,朱速松. 2018
[8]优质水稻新品系大粒香的选育及应用. 蒋志谦. 2008
[9]栽培密度对大粒香稻瘟病发生程度及产量的影响. 李立江,王勇,罗德强,周维佳,江学海,李敏,姬广梅,蒋明金. 2021
[10]大粒香基因组重测序分析. 龙武华,刘毅,姜雪,李祖军,吴娴,朱速松. 2024
[11]大粒香水稻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吴朝昕,刘雪薇,李祖军,龙武华,宫彦龙,朱速松. 2022
[12]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大粒香稻瘟病抗性. 吴娴,李佳丽,曾庆鸿,张大双,徐海峰,姜雪,宋莉,彭强,朱速松. 2021
[13]广谱抗性基因Pi9导入改良水稻“大粒香”稻瘟病抗性的研究. 张习春,李祖军,唐会会,王倩,吴朝昕,吴健强,朱速松. 2024
[14]Pigm导入对稻瘟病高感水稻品种大粒香的抗性改良. 张习春,李祖军,唐会会,王倩,吴朝昕,吴健强,朱速松. 2024
[15]酱香型白酒专用糯高粱品种黔高7号品种整理及提纯复壮效果分析. 周棱波,汪灿,张国兵,徐燕,白俊霞,邵明波. 2016
[16]高粱亲本混杂退化原因与提纯复壮的方法. 高士杰,李继洪,陈冰嬬,柴民. 2014
[17]黔西北特色稻大方五里香的提纯复壮及栽培技术. 王昭礼,田孟祥,张时龙,宫彦龙,宋治豪,余本勋,何友勋. 2018
[18]强优恢复系盐恢559的应用及提纯复壮技术. 唐红生,姚立生,顾来顺,孙明法,严国红. 2002
[19]黔西北特色稻大方五里香的提纯复壮及栽培技术. 王昭礼,田孟祥,张时龙,宫彦龙,宋治豪,余本勋,何友勋. 2018
[20]RAPD技术提高玫瑰香葡萄优系纯度研究展望. 田淑芬.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三次发酵培养料使用添加剂对双孢蘑菇产量及采后品质的影响
作者:张宇辰;肖婷婷;张忠;庄海宁;岳一鸿;郝海波;沈新芬;王倩
关键词:添加剂;双孢蘑菇;产量;采后品质
-
小麦TaPBF3-5D的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邓云颢;李鲁华;徐灵;王忠妮;洪鼎立;邰成江;徐如宏
关键词:ZY96-3;TaPBF3-5D;生物信息学;基因克隆
-
贵州省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作者:唐会会;周维佳;朱速松;裴晓红;吴圣;李敏;靳颖;曾涛;江学海;李祖军;龙武华;彭强;邓茹月;李佳丽
关键词:优质稻;产业;提质增效;种质资源;对策;贵州
-
'苟当3号'水稻叶绿体基因组特征分析
作者:吴朝昕;徐海峰;刘雪薇;李祖军;朱速松
关键词:水稻;苟当3号;叶绿体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稻鱼共作模式下优质稻品种适应性分析
作者:徐海峰;张大双;唐会会;吴健强;龙江辉;朱速松
关键词:稻鱼共作;水稻品种;米质;农艺性状;产量
-
基于50K液相芯片分析贵州香稻资源遗传多样性
作者:吴娴;王倩;吴朝昕;阙涛;吴钱蓉;龙武华;彭强;朱速松
关键词:香稻;遗传多样性;液相芯片
-
不同碳源对双孢蘑菇菌株A15和W192菌丝生长及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倩;肖婷婷;张宇辰;张津京;隽加香;陈辉;陈明杰;黄建春
关键词:双孢蘑菇;商业菌株;A15;W192;碳源;菌丝生长;胞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