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低温诱导的风味咖啡滋味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雪瑞

作者: 李雪瑞;李宏;严静;刘秀嶶;吴昕怡;潘俊;方耿;夏斌;田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咖啡;超低温诱导;生物碱;有机酸;抗氧化性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13 期

页码: 78-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卡蒂姆咖啡鲜果为研究对象,分析超低温(-40℃)、低温(-20℃)、软冻温度(-7℃)、冰温(-2℃)、冷藏温度(4℃)、常温(25℃)处理咖啡鲜果后咖啡熟豆的生物碱、有机酸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利用系统聚类对结果进行分类分析,最后通过感官评定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不同温度处理咖啡后酸味相关化合物苹果酸含量由低到高为-40℃<25℃<-20℃<4℃<-7℃<-2℃,苦涩味相关化合物奎宁酸含量由低到高为-40℃<25℃<4℃<-20℃<-7℃<-2℃,葫芦巴碱含量由低到高为-40℃<25℃<4℃<-20℃<-2℃<-7℃.-40℃处理咖啡鲜果,其苹果酸、奎宁酸、葫芦巴碱含量均为最低,分别为3.83、531.91、9.31 mg/g.-40℃处理感官评分最高,能得到诸如热带水果、牛奶巧克力、黑莓等风味.不同温度处理咖啡鲜果后咖啡熟豆中多酚、黄酮含量差异显著,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差异显著.系统聚类(平方欧式距离为15)获得的分类结果与滋味呈味物质含量、抗氧化性结果一致.综上可得,超低温(-40℃)诱导处理咖啡鲜果可获得风味独特的咖啡.

分类号: TS2

  • 相关文献

[1]越橘果实发育过程中糖酸积累及抗氧化性形成的动态变化. 刘晓荣,刘有春,刘成,陆晓春,陶承光. 2020

[2]不同茶果间作下洞庭碧螺春茶叶中矿质元素与茶多酚等有效成分的分析. 顾俊荣,张丽,刘腾飞,杨代凤,邓金花,陆皓茜,钱辉,董明辉. 2015

[3]皂角籽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龚宁,董玉山,赵海双,王宁,董旭俊,傅建熙. 2002

[4]色氨酸对海水处理下长春花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刘冲,刘玲,刘兆普,王景艳. 2009

[5]莨菪生物碱类对南方根结线虫卵囊、卵孵化及其2龄幼虫存活的影响. 漆永红,胡冠芳,曹素芳,叶德友,陈书龙. 2015

[6]丛枝菌根真菌对半夏产量及化学成分的影响. 郭巧生,程俐陶,刘作易. 2010

[7]大苞鞘石斛与铁皮石斛主要活性成分比较分析. 章金辉,王再花,李杰,叶庆生,朱根发. 2015

[8]水提取沙枣枝条提取物的制备及其活性成分分析研究. 马春艳,马训骏,杨华明,徐安凯,陶晶,崔秀艳. 2013

[9]海洋真菌Aspergillus fumigatus次生代谢产物研究. 毛瑞华,吴文明,方伟,阮汉利. 2016

[10]沙枣枝条提取物的制备及活性成分分析研究. 马训骏,杨华明,陶晶,李林,崔秀艳,徐安凯. 2009

[11]甜菜碱在畜禽生产中的最新应用. 张颖,王丹灵. 1999

[12]贺州晒黄烟主要生物碱含量与其评吸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王丽丽,汤朝起,王以慧,窦玉青,曹建敏,张义志,丁睿,王允白. 2013

[13]牛心朴子总生物碱对稻瘟病和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 张曦燕,米海莉,曹有龙,何军,李树华. 2006

[14]络合萃取技术及其在生物碱分离中的应用. 韩海滨,段泽敏,王贤萍,胡菲. 2009

[15]牛心朴子的研究现状及综合利用. 曲玲,曹有龙. 2002

[16]不同基因型粳稻籽粒产量与功能成分的生态变异. 杨树明,夏小环,赵旭,方晓东,杜娟. 2012

[17]海拔对暗紫贝母生长及总生物碱含量的影响. 朱欣伟,黄泉,康英,任君芳,杨华,陈俊,李强. 2016

[18]大麦‘云啤2号’ב大粒麦’RILs群体籽粒生物碱含量的QTLs分析. 杨涛,杨加珍,罗红梅,杜娟,普晓英,杨晓梦,李霞,曾亚文. 2018

[19]白屈菜生育期内生物碱含量的变化规律. 赵露,江健梅,孟琦,张连学,许永华,魏云洁. 2017

[20]刈割对大麦重组自交系群体籽粒功能成分含量的影响. 杨晓梦,段燕胜,曾亚文,杜娟,普晓英,杨涛,杨加珍,李霞,段红平.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