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油梨品种果面蜡质超微结构和组分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薛唯佳

作者: 薛唯佳;张佳丽;李艳霞;马蔚红;刘进平;王甲水;杨宏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油梨;果实;表皮蜡质

期刊名称: 果树学报

ISSN: 1009-9980

年卷期: 2024 年 005 期

页码: 956-96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油梨品种果面蜡质的微观结构和化学组成,为深入研究蜡质功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以5个不同油梨品种(Peterson、RKYYL6-2、Pollock、Walter Hole和RKYYL8-13)为研究材料,利用阿拉伯树胶分离果实外蜡,通过三氯甲烷提取果实内蜡,利用扫描电镜、GC-MS和GC-FID对油梨果面蜡质的超微结构、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油梨蜡质的晶体结构主要为相互堆叠的片状和颗粒状。油梨外蜡的化学成分由六大类物质组成,分别为烷烃、醛类、酸类、醇类、甾醇和单酰甘油;除以上物质外,油梨内蜡的化学成分还包括生育酚。5个油梨品种的外蜡含量为0.17~0.87μg·cm-2,内蜡含量为2.00~8.22μg·cm-2;其中,RKYYL6-2的外蜡、内蜡含量最低,而Walter Hole的外蜡、内蜡含量最高。进一步对外蜡、内蜡各组分含量在不同品种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Walter Hole外蜡、内蜡中的烷烃(C27除外)、醛类、酸类和醇类含量高于其他品种,且Walter Hole内蜡中的生育酚含量在5个品种中最高;Peterson外蜡、内蜡中的甾醇含量在所有品种中最高;Peterson外蜡中的单酰甘油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而Walter Hole内蜡中的单酰甘油含量在5个品种中最高。【结论】油梨蜡质的晶体结构通常为片状和颗粒状,不同油梨品种的果实在外蜡、内蜡的含量和化学组成上差异明显。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明确油梨蜡质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667.9

  • 相关文献

[1]油梨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油体的显微结构观察. 葛宇,吴斌,孙长君,吴琼. 2018

[2]植物表皮蜡质的研究进展. 王永平,张爱民,廖芳芳,付文婷,邢丹. 2015

[3]柳枝稷人工穗芽块遗传转化体系的初步建立. 柴乖强,韦明月,封文佳,李琳,段义忠,范希峰. 2022

[4]植物蜡质及其对果实采后衰老进程的影响. 郜海燕,楚文靖,杨帅,李文娟,房祥军. 2014

[5]植物叶表皮蜡质的生物学功能. 顾俊,王飞,张鹏,胡梁斌,徐朗莱. 2007

[6]不同品种大豆叶片表皮蜡质提取后的扫描电镜观察. 李娜,王丽娜,金勋,芮海英,潘红丽,金铃,李泽宇,于吉东. 2015

[7]高粱表皮蜡质缺失突变体sb1抗旱生理生化分析. 王春语,李政君,王平,张丽霞. 2023

[8]宁夏枸杞果实性状和预处理对果实制干的影响. 赵娟红,米娟娟,李治刚,包晗,黄婷,秦垦,杨涓,郑国琦. 2024

[9]蔬菜作物果实和叶片表皮蜡质研究进展. 龚成胜,刘文革. 2019

[10]禾本科植物表皮蜡质形成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武瑞鑫,刘贵波. 2021

[11]影响油梨产量的主要因子分析. 李志芳,彭仕蓉,欧珍贵. 2009

[12]油梨的防寒措施. 李志芳. 2008

[13]油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彭仕蓉,李志芳. 2007

[14]油梨在贵州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及发展前景分析. 李家兴. 2010

[15]"RN-5"品系油梨不同组织挥发物成分差异比较. 葛宇,吴斌,臧小平,林兴娥,王甲水,马蔚红,吴琼. 2018

[16]幼龄油梨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林尤珍,符书贤,王丁. 2019

[17]油梨枝条和叶片不同发育期挥发物成分分析. 葛宇. 2019

[18]基于ISSR标记分析油梨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周海兰,李绍鹏,周俊岸,庞新华,欧景莉,潘祖建,李菊馨,唐秀观,李茂富. 2021

[19]基于SSR分子标记的油梨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周海兰,李绍鹏,李茂富,庞新华,周俊岸,欧景莉,李菊馨,单彬,唐桓伟,李季东. 2021

[20]不同材料果袋对‘南亚A’油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汤秀华,韦媛荣,张涛,许鹏,谭秋锦,宋海云,肖海艳,贺鹏,郑树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