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及复方人参补气颗粒干预机制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昱杰

作者: 吴昱杰;王智博;李瑛;王道平;苗兰;任钧国;潘映红;刘建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气虚血瘀证;病证结合;中药;蛋白质组学

期刊名称: 中国中药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9 期

页码: 5052-50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复方人参补气颗粒广泛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气虚血瘀证,但其作用机制不明确。该研究基于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CHF气虚血瘀证发病及复方人参补气颗粒的干预机制,进一步挖掘其生物学基础。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给药组、模型组、模型给药组和阳性药对照组,采用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结扎复合慢性睡眠剥夺诱导CHF气虚血瘀证大鼠模型,正常给药组和模型给药组给予复方人参补气颗粒,阳性药对照组给予缬沙坦。6周后采集血清,采用非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数据依赖性采集(data dependent acquisition, DDA)技术,比较各组间蛋白表达差异,通过靶向定量蛋白质组学非数据依赖性采集(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 DIA)技术对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 DEPs)进行验证。证候指标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抓力值、脉搏幅度均降低,舌面RGB值升高,病理形态学显示心肌组织发生炎细胞浸润、细胞变性坏死、组织纤维化等,经复方人参补气颗粒干预后多项指标发生回调。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和正常给药组分别发现144、111个DEPs;与模型组相比,模型给药组和阳性药对照组分别发现107、194个DEPs;与正常给药组相比,模型给药组发现119个DEPs。经过DIA验证,6个蛋白在各组中的定量与DDA保持一致。证候指标和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显示建立CHF气虚血瘀证模型,模型组的蛋白表达谱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并发现复方人参补气颗粒可逆转免疫蛋白等的差异表达来调控CHF气虚血瘀证,为CHF气虚血瘀证的发病机制和复方人参补气颗粒的干预机制研究提供线索。

分类号: R285.5

  • 相关文献

[1]气虚血瘀证模型大鼠血清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 苗兰,刘建勋,任建勋,潘映红. 2009

[2]整合医学观念补充及其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探讨. 罗超应,罗磐真,王孝武,王贵波. 2021

[3]产复康对产后气虚血瘀证奶牛内皮素和一氧化氮的影响. 严作廷,王东升,杨国林,谢家声,李世宏,张世栋,巩忠福. 2010

[4]中药产复康对产后气虚血瘀证奶牛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严作廷,谢家声,李世宏,王东升,杨同林,余四九,朱新荣,陈道顺. 2009

[5]乳牛产后气虚血瘀证与血浆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关系的初步观察. 何永明,王清兰,焦淑贤. 2001

[6]奶牛产后气虚血瘀证与血浆SOD、MDA变化的关系. 何永明,王清兰,焦淑贤. 2001

[7]中药防治野鸭大肠杆菌病的临床效果试验. 季权安,韦强,鲍国连,张先福,蔡翼虎,俞坚群,俞乾挺. 2007

[8]舒筋活络保健酒的研制. 李书谦,胡芳林,王富华. 2000

[9]中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进展. 康丽娜. 2011

[10]中药治疗母猪繁殖障碍病. 吕雪峰,叶小芳,陈静波. 2006

[11]中药超微粉碎技术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赵凤存,刘怡菲,吴占军,王菊,李瑞英. 2007

[12]不同原则中药组方对中后期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 刘家国,张宝康,赵志辉,陈伟华,邹思湘. 2005

[13]红曲霉与中药合生素对仔猪消化率及直肠微生物的影响. 齐雪,李娜,金鑫,张树敏,张敏. 2013

[14]中草药及复方制剂对3种致病菌及枯草芽孢杆菌J-4的体外抑菌研究. 秦桂芳,魏萌,韩愈杰,王荣杰,吴国江,郝庆红,郭云霞,侯淑梅. 2014

[15]细柱五加研究进展. 吴宝成,韦敏,吕晔,郑生智,徐友贵,严登秀. 2014

[16]中药联合微生态制剂防治呼吸、消化系统病毒病. 王世荣. 2015

[17]不同发酵方法对预防鸡大肠杆菌病中药药效的影响. 范寰,王建国,孟繁瑞,李秀丽,任卫科,池晶晶,李富强,田向学,郑成江,王文杰. 2015

[18]抗鸡大肠杆菌病中药复方筛选试验. 王建国,范寰,李秀丽,池晶晶,田向学,李富强,孟繁瑞,史慧玲,王文杰. 2015

[19]乳酸菌发酵物与中药配伍对预防鸡大肠杆菌病协同作用的研究. 王建国,李秀丽,范寰,池晶晶,田向学,李富强,孟繁瑞,史慧玲,王文杰. 2015

[20]中药组方对蛋鸡产蛋初期生产性能及相关激素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刘家国,张宝康,赵志辉,陈伟华,邹思湘.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