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样本蛋白质组分析方法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智博

作者: 王智博;王道平;苗兰;李瑛;潘映红;刘建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样品制备;酶切;数据采集;血液样本;蛋白质组学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21 年 008 期

页码: 307-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比较和优化血液样本蛋白质组学样品制备和质谱分析技术,为深度研究和挖掘血液样本蛋白质组学信息创造条件。采用Q-Exactive Plus质谱仪,对比分析血浆、血清和去除高丰度蛋白血清预处理方法制备的大鼠血样蛋白质组构成;比较血清样本的常规酶切、45℃孵育、热辅助酶切、二次热辅助酶切、尿素辅助酶切和变温酶切的效率;比较数据依赖性采集(data-dependent acquisition,DDA)、数据非依赖性采集(data independent acquisition,DIA)和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质谱数据采集的定性定量特征;采用优化的方法进行大鼠血液样本蛋白质组分析。血清样本去除高丰度蛋白后蛋白鉴定数更高、定量重复性更好;热辅助酶切和变温酶切血清样品的蛋白和肽段鉴定数以及质谱谱图匹配率相对较高,蛋白酶切效率和定性定量重复性较好;DDA操作简便,DIA重复性高,PRM定量精确;血清样本去除高丰度蛋白,采用热辅助结合变温酶切和DDA数据采集模式,3次重复试验分别鉴定到490、490、504个蛋白,鉴定总蛋白数590个,共有蛋白占比69.8%。优化的方法操作简单,蛋白鉴定率较高,重复性好,适用于血液样本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分类号: R446.11

  • 相关文献

[1]大豆种子蛋白质组样品制备方法研究. 林杨杰,赵明,杨生超,潘映红. 2016

[2]人和动物支原体蛋白组学研究进展. 邱明君,刘茂军,张旭,武昱孜,张映,邵国青. 2013

[3]OPA套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罗军荣,周艳喜,高华,周建华,马学恩. 2009

[4]三种天然橡胶树D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黄炎,郭庆水,徐立新,陈守才. 2008

[5]多枝赖草基因组Mb级DNA制备和酶切方法的优化. 徐粤宇,周玉雷,赵茂林,王志平,王克武,张艳. 2007

[6]基于线粒体序列特征的茶树菇及杨柳田头菇分离物快速鉴定. 陈卫民,张小雷,柴红梅,田果廷,赵永昌. 2011

[7]一种简单、快速的苏云金芽胞杆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束长龙,宋福平,黄大防,张杰. 2012

[8]不对称PCR-SSCP在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张小辉,许尚忠,高雪,张路培,任红艳,陈金宝. 2006

[9]关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载体DNA制备的研究. 姜涛,刘越,孔秀英,贾继增. 2002

[10]关于细菌人工染色体(BAC)文库载体DNA制备的研究. 姜涛,刘越,孔秀英,贾继增. 2002

[11]可转化人工染色体(TAC)文库载体DNA的制备. 李晓玲,李克秀,赵洪锟,赵茂林,董英山. 2011

[12]家蚕基因特异性CAPs标记获得及其分子系统学应用. 黄健华,苗雪霞,李木旺,张勇,赵卫国,黄勇平. 2005

[13]提取水稻线粒体DNA的一种简易方法. 蔡平钟,李名扬,阎文昭,裴炎,向跃武,张志雄,吴洁. 2002

[14]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基因组DNA制备技术. 陈献伟,王会,关伟军,高剑峰. 2010

[15]转基因甘蔗植株Southern杂交体系的优化. 崔学强,张树珍,沈林波,冯翠莲. 2015

[16]建立高效的转基因动物鉴定技术体系. 李文蓉,武坚,刘明军,黄俊成,杨冬梅,郭志勤. 2001

[17]几种海洋微藻基因组DNA的分离提取及PCR检测. 张桂和,徐碧玉,王珺. 2007

[18]利用微波-热效应进行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反应的可行性验证. 穆慧敏,姜华,王艳丽,孙国昌. 2012

[19]一种新的广适性大白菜杂交种纯度分子鉴定方法的研究. 魏小春,原玉香,赵艳艳,王志勇,杨双娟,苏贺楠,董晓冰,李林,姚春玲,张晓伟. 2023

[20]柑桔叶片多元素批量分析方法的研究. . 198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