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咸味肽的受体感知机制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文

作者: 李文;陈万超;吴迪;张忠;刘朋;李正鹏;杨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咸味肽;咸味受体;竞争结合;等温滴定量热法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24 年 15 卷 020 期

页码: 167-175

摘要: 目的 探究在不同咸味受体共存体系下,受体的大球盖菇咸味肽识别和结合特性,受体对咸味肽的竞争结合机制。方法 采用分子互作技术构建了多受体-肽分子竞争结合体系,研究了咸味受体上皮细胞Na+通道的阿米洛利敏感钠离子通道蛋白(amiloride sensitive sodium channel protein,SCNN) 1α、SCNN1β和SCNN1γ 3个亚基受体,与咸味受体TRPV1共存体系下,对大球盖菇咸味肽KSWDDFFTR (KR-9P)的竞争结合特性。结果 咸味肽KR-9P能够同时被多种咸味受体识别和结合。SCNN1β、SCNN1γ和TRPV1受体共存的多受体-肽分子竞争结合体系中,分子间结合反应遵循焓减放热反应,肽分子数量(饱和/非饱和)和受体结合顺序,对分子间的结合影响不大,受体和肽分子之间发生多位点、多数量的分子结合,分子间结合亲和力处于强结合水平(10–9~10–8 M)。多个互作分子共存的混合体系并不利于熵驱动的SCNN1α受体结合肽分子的反应发生,分子间结合亲和力在中等水平(10–4 M)。结论 不同咸味受体在竞争结合咸味肽时展现出不同的互作机制。SCNN1β、SCNN1γ和TRPV1受体共存会产生咸味肽感知呈味增效的效果,SCNN1α和TRPV1受体之间的肽分子竞争结合,会影响SCNN1α受体感知结合咸味肽。本研究解析了不同咸味受体竞争结合咸味肽的互作机制,为理解咸味肽的受体感知机制提供参考。

分类号: TS219%TS201.2

  • 相关文献

[1]一种植物蛋白复合肽盐的工艺研究. 张康逸,温青玉,刘燕,耿宁宁,张嫚,何梦影. 2024

[2]咸味肽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张康逸,屈凌波,温青玉,张雨,董彩虹. 2022

[3]面筋蛋白咸味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温青玉,张雨,李天齐,张康逸. 2023

[4]斑翅果蝇气味结合蛋白OBP56h与小分子化合物的结合特征. 李都,牛长缨,李峰奇,罗晨. 2019

[5]Cry1Ba3蛋白对亚洲玉米螟杀虫活性测定及其与BBMVs的结合分析. 孙凯,束长龙,宋福平,张杰. 2014

[6]绿盲蝽化学感受蛋白基因AlucCSP1的克隆、表达谱分析及结合特征. 滑金锋,张帅,崔金杰,王道杰,王春义,雒珺瑜,吕丽敏. 2012

[7]CylBa3蛋白对亚洲玉米螟杀虫活性测定及其与BBMVs的结合分析. 孙凯,束长龙,宋福平,张杰.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