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及网络药理学分析天麻熟制过程中生物学活性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和权
作者: 朱和权;李勇;李春阳;冯进;张丽霞;李志强;张玉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天麻;熟制;代谢组学;网路药理学;分子对接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03 期
页码: 29-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通过代谢组学、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阐述天麻在熟制过程中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变化.方法:使用LC-QTOF-MS及R语言对天麻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通过PubChem数据库及文献查找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成分;使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及SEA数据库对成分靶点进行预测,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获取疾病靶点;通过STRING 11.5数据库及Cytoscape3.8.2软件绘制药物-化合物-靶点网络及靶点蛋白互作网络,筛选关键成分及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和OmicShare Tools对交集靶点进行GO富集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结果:在熟制天麻和新鲜天麻中找出89种在含量方面具有差异的成分;分别筛选出11种具有治疗惊厥作用的成分以及410个潜在靶点,5种具有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作用的成分及698个潜在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天麻通过IL-17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神经活性物质受体信号通路、阿尔茨海默病信号通路以及多巴胺能神经突触信号通路治疗惊厥,通过AGE-RAGE信号通路、HIF-1、VEGF以及TNF信号通路治疗糖尿病;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筛选出的成分均结合在靶点蛋白的空腔中,结合自由能均小于0 kcal/mol,分子对接构象稳定.结论:熟制天麻具有更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新鲜天麻在治疗糖尿病及其引发的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分类号: R285.5
- 相关文献
[1]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天麻块茎抽薹前后的差异代谢产物. 王大昌,刘剑东,唐林霜,杨渊,黄宁,黄明进,覃玉强. 2024
[2]利用天麻空窝和废菌材栽培白鬼笔技术. 刘鹏,曹永直,彭成江,文玉朝,黎启高,邱治龙,郑凯,郑治洪. 2022
[3]中国种植制度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综述. 王华英,胡海棠,李存军. 2015
[4]长期施肥对中国农田土壤溶解性有机碳氮含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李亚林,张旭博,任凤玲,孙楠,徐梦,徐明岗. 2020
[5]湖南水稻主产区农户熟制选择行为分析. 于天一,王婧,杨光立,唐海明,逄焕成. 2013
[6]湖南不同熟制水稻产量重心变迁及影响因素研究. 谭杰扬,刘英,祝琪雅,王剑. 2017
[7]栽培“早熟豌豆”在河北省中部形成了一种新的两年四熟制. 林葆,王涌清,李廷軒. 1966
[8]不同加工方式对熟制克氏原螯虾冷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孔金花,温丽敏,诸永志,葛庆丰,卞欢,闫征,徐为民. 2022
[9]不同茬口对土壤肥力和后作小麦的影响. 高惠民,林葆,張紹丽,周玉荣,周叔华,楊雨富. 1964
[10]贵州天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张金霞,桂阳,杨通静,王沁,金吉芬,朱国胜. 2013
[11]贵州天麻种植专家系统开发与应用. 彭志良,赵泽英,李莉婕,王海. 2011
[12]贵州地道中药材天麻GAP基地病虫害种类调查及综合防治. 曾令祥,袁洁,李德友,袁祟文,冼福荣,夏静. 2007
[13]鲜天麻保存中相关生理特性的研究. 黄万兵,朱国胜,钱珍珍,杨通静,桂阳,王沁. 2016
[14]不同处理对天麻种子保存时活力的影响. 黄万兵,桂阳,杨通静,朱国胜,刘毕琴,郑治洪,阮玺睿. 2018
[15]天麻鲜湿面条的研制. 李刚凤,关来印,吕真真,李丽,谭沙,朱苗. 2018
[16]不同规格等级天麻的主要成分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郑治洪,邵先强,邱志龙,黎启高,刘鹏. 2019
[17]陇南的天麻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 乔旭,田茂琳,王国祥,尹玉保,武建华,王云霞,张慧,张梅. 2021
[18]天麻不同栽培方式对产量的影响. 乔旭,王云霞,张慧,张梅,王国祥,尹玉保. 2021
[19]利用cDNA-SRAP技术分析天麻与蜜环菌共生时差异表达基因片段. 黄万兵,桂阳,卢颖颖,杨通静,朱国胜,侯颖辉,莫远琪. 2019
[20]高效液相色谱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硫熏天麻识别的研究. 林昕,王丽,兰珊珊,魏茂琼,沙凌杰,刘祥义,刘宏程.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蜂胶脂质体制备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作者:孙思源;孔令杰;朱和权;董捷
关键词:蜂胶;脂质体;薄膜分散法;抗氧化活性
-
氮肥减量后移改善植株光合特性提高麦-玉周年产量及经济效益
作者:赵凯男;丁豪;刘阿康;姜宗昊;陈广周;冯波;王宗帅;李华伟;司纪升;张宾;毕香君;李勇;李升东;王法宏
关键词:周年减氮;氮肥后移;麦-玉两熟制;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光合特性
-
烘烤花生仁色泽指标与液压花生油品质相关性分析
作者:魏松丽;张丽霞;孙强;孙晓静;芦鑫;金璐;游静;黄纪念
关键词:花生;色泽指标;风味;质量;相关性
-
混料设计优化酶法制备中长链甘三酯复合酶配比
作者:金璐;张丽霞;孙强;孙晓静;魏松丽;黄纪念
关键词:混料设计;中长链甘三酯(MLCT);复合酶;插入率
-
中熟中粳品种'沪早粳193'的特征特性及其在上海地区的配套栽培技术
作者:张美英;张萍;吴书俊;王凯;胡泽军;张丽霞;叶俊华;杨航;陆铭昌;顾啸;闫影
关键词:‘沪早粳193’;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综合抗性;栽培技术
-
牛蒡根对单纯型肥胖大鼠护肝、降脂及肝源性血糖异常的改善作用
作者:马恺扬;冯进;宋欣欣;高蓉;盛伟喜;李莹
关键词:食药同源;牛蒡根;单纯性肥胖;肝脏损伤;肝源性血糖异常
-
基于纳米抗体的可再生免疫亲和柱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玉米中的黄曲霉毒素B1
作者:李志强;黄雅涓;张文;张奇;李培武;唐晓倩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B1;纳米抗体;可再生免疫亲和柱;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