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功能性成分及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戴伟东
作者: 戴伟东;解东超;林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白茶;功能成分;保健功效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21 年 43 卷 004 期
页码: 1-8
摘要: 白茶是我国传统六大茶类之一,近年由于其独特的风味品质和良好的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青睐,其产量在六大茶类中的占比逐年增加.文章重点对白茶中主要功能性成分以及白茶抗氧化、抗炎、抗菌、抗突变、抗癌及降血糖、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效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大蒜的功能成分及其保健功效. 曹庆穗,徐为民,严建民,严登秀. 2004
[2]青砖茶研究进展. 卢素芳,郑鹏程,刘盼盼,王胜鹏,滕靖,冯琳,龚自明. 2018
[3]双低菜籽油的保健作用与高含油量优质油菜育种及高效益思考. 李殿荣,陈文杰,于修烛,王灏,任军荣,张耀文. 2016
[4]基于专利的山药保健功效研发态势与热点分析. 胡景辉,张可一,雷雅坤,刘宁,李树仁,孙丽敏. 2019
[5]特色杂粮对糖尿病的保健功效及机制研究进展. 宋向飞,雷雅坤,刘宁,胡景辉,孙丽敏,李树仁. 2020
[6]黑果皮糯玉米的营养保健功能及食品开发利用. 范瑞,陈永欣,董立红,翟广谦,李文和,阮福林. 2020
[7]黍稷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及种植建议. 苏占明,李海,皇甫红芳. 2020
[8]特色果蔬活性成分对糖尿病的功效与机理研究进展. 宋向飞,雷雅坤,刘宁,胡景辉,孙丽敏,李树仁. 2020
[9]德昂族酸茶研究进展. 梁名志,杨天铭,卢凤美,杨世达,张艺,何声灿. 2021
[10]微生物发酵食品的营养特征与保健功效. 史崇颖,田洋,吕薇,温月香,史清亮. 2012
[11]亚麻籽的保健功效和药用价值. 郭永利,范丽娟. 2007
[12]燕麦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 皇甫红芳,苏占明,李刚. 2016
[13]黑米酒的营养保健功效. 郑向华,叶宁,程朝平,杨德卫,叶新福. 2014
[14]γ-亚麻酸保健功能及其新资源开发. 施跃峰. 1998
[15]云南稀有茶树品种“紫娟”的植物学特性和品质特征. 杨兴荣,包云秀,黄玫. 2009
[16]灰树花研究进展. 于荣利,张桂玲,秦旭升. 2005
[17]黑小麦营养功效及无公害栽培技术. 高韵哲,杨久臣,李克民,马少康,石磊,杜荣才. 2016
[18]茶与健康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陈宗懋. 2009
[19]金针菇研究概况. 于荣利,秦旭升,宋凤菊. 2004
[20]甘薯茎叶生物活性成分及其保健功效研究进展. 毕洪娟,靳晓杰,雷剑,王连军,柴莎莎,杨新笋.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响应面法优化广叶绣球菌蛋白制备工艺及其体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评价
作者:李秀杰;冯彩玲;杨驰;林智;吴建国;吴岩斌
关键词:绣球菌;蛋白;响应面法;工艺优化;抗消化道肿瘤活性
-
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贮藏年份紧压寿眉白茶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孙若璠;高健健;周丹阳;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年份白茶;贮藏;N-乙基-2-吡咯烷醇取代黄烷醇类化合物;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代谢组学
-
基于代谢组学的绿茶热加工过程中化学成分变化规律解析
作者:于帅;许继业;胡争艳;高健健;陈丹;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关键词:绿茶;热加工过程;代谢组学;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化学成分
-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作者:李玮轩;解东超;邵晨阳;张悦;吕海鹏;林智;杜琪珍;朱荫
关键词:烘青绿茶;茶树品种;挥发性成分;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关键嗅感物质
-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冬桑复合茶化学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孙淑娟;施江;李汉兴;刘露民;彭群华;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冬桑复合茶;香气;非挥发性成分;代谢组学
-
竹沥茶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作者:许继业;彭佳堃;高健健;李亚隆;孙若璠;易景波;匡蓓;戴伟东;谭俊峰;林智
关键词:竹沥;茶;香气;滋味;血糖;血脂
-
云南特有"藤条茶"品质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方成刚;杨高中;杨莹彪;张丽秋;陈霞;李连超;吕海鹏;林智
关键词:藤条茶;感官审评;化学成分;挥发性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