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参酸腐病病原菌白地霉的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燕萍

作者: 陈燕萍;陈梅春;郑雪芳;刘波;肖荣凤;王阶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太子参;酸腐病;白地霉;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1312-13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太子参酸腐病病原菌白地霉(Geotrichum candidum)FJAT-32652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测定白地霉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源和氮源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直径,以及孢子的致死温度和时长,并用显微镜观察孢子在不同培养时间的萌发情况。【结果】该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pH值为6,碳源为麦芽糖、乳糖和葡萄糖,氮源为硫酸铵,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孢子的致死温度及时长为65℃水浴10 min。病原菌孢子培养3 h开始萌发,9 h形成菌丝,繁殖方式为裂殖。【结论】明确了太子参酸腐病病原菌白地霉FJAT-32 652的生物学特性,为太子参酸腐病的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分类号: S435.675

  • 相关文献

[1]福建太子参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张武君,刘保财,陈菁瑛,黄颖桢,赵云青,蔡净蓉. 2023

[2]福建太子参紫纹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刘保财,陈菁瑛,张武君,黄颖桢,赵云青,叶京. 2023

[3]产低温脂肪酶菌株Geotrichum candidum ch-3的选育、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研究. 付建红,石玉瑚,欧阳平凯,王俊华. 2007

[4]白地霉Cryytococcus neoformans脂肪酶的双水相萃取. 王俊华,杨洁,付建红,吴娜,石玉瑚,欧阳平凯. 2007

[5]白地霉Cryytococcus neoformans脂肪酶产酶条件与纯化. 王俊华,付建红,杨洁,石玉瑚,欧阳平凯. 2007

[6]添加柑橘果胶和吐温-80的芥末精油纳米乳液稳定性、抑菌活性及其在砂糖橘保鲜中的应用. 袁楚珊,程小梅,孙畅,夏旭,周伊诺,李高阳,朱向荣. 2024

[7]白地霉酵母培养物的研制及饲喂猪和肉牛效果. 王志芳,王长春,赵守贤,刘文俊,李婧爱. 2010

[8]葡萄酸腐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治策略. 杨立英. 2018

[9]部分葡萄品种酸腐病田间发病情况调查. 张夏兰,李兴红,蔡建波,燕继晔,胡盼,耿文龙,赵晓燕,魏艳敏. 2012

[10]湖南省柑桔贮藏病害种类及发生规律调查. . 1988

[11]不同方法对冷棚栽培摩尔多瓦葡萄酸腐病的防治效果. 陈展,孙聪伟,牛帅科,杨丽丽. 2017

[12]微生态制剂对葡萄抗病能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王宇,善文辉,杨顺林,郭淑萍,杨芳,王琦. 2021

[13]川西高原酿酒葡萄根癌病日灼病及酸腐病防治. 钟奇,罗玲,刘伟,董丽. 2022

[14]福建产太子参氨基酸成分分析. 陈体强,吴锦忠,钱爱萍. 2007

[15]太子参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浅析. 陈选珍,吴英兰,黄露. 2015

[16]太子参壮苗生根及驯化移栽技术研究. 宋丽莎,林茂,文治瑞,周琨,黄永玉,蔡洪芳. 2012

[17]不同产地太子参中化学成分分析. 林茂,郑炯,杨琳,陈娅娅,王沁. 2012

[18]连作年限对太子参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冯业强,夏品华,龙健,伍庆,魏进. 2010

[19]太子参提取物影响动物机体抗氧化应激效果的Meta分析. 张炎达,潘慧青,马玉芳,赵齐,施少华. 2019

[20]生物炭和黄腐酸钾对连作地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赵云青,黄颖桢,刘保财,陈菁瑛,张武君,黄冬寿,陈芬.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