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子鼻评价桃果实香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严娟

作者: 严娟;蔡志翔;张明昊;徐子媛;沈志军;马瑞娟;俞明亮

作者机构: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桃;果实香气;电子鼻;果实生育期;肉质;果肉颜色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274-2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不同桃品种资源果实香气差异,对桃果实香气评价和品质改良提供参考,本研究利用电子鼻系统对桃品种资源果实整果香气进行测定和区分。通过PEN 3.5电子鼻系统采集74份不同品种资源桃果实芳香成分并得到了不同传感器的响应值,采用主成分(PCA)、线性判别法(LDA)和负荷加载(LO)方法分析数据。LO分析结果显示,硫化氢(W1W)、氮氧化物类(W5S)、甲烷类(W1S)、芳香成分与有机硫化物(W2W)传感器对供试桃果实香气的评价起主要作用;结合PCA和区分度值表明白花水蜜、脆保、春冠、奉罐1号、菊黄和红肉桃1号与其他供试品种资源的香气区别较大;LDA可将不同果实生育期桃较好区分,长、中、短不同果实生育期桃甲烷类和芳香成分与有机硫化物传感器响应值差异显著(P<0.05);LDA可将硬肉类型(肉质绵)与其他4种肉质类型桃(不溶质、硬溶质、软溶质和硬质)区分开,且硬肉类型与其他4种肉质类型桃甲烷类传感器响应值差异显著(P<0.05);LDA无法区分不同肉色的桃,且各传感器响应值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生育期长短对桃果实香气有明显影响;硬肉类型桃香气较独特;不同肉色桃香气接近。

分类号: S662.1%TP212

  • 相关文献

[1]基于电子鼻无损检测技术的桃果实香气研究. 苏明申,张波,叶正文,申济源,李宏义. 2012

[2]122份栽培桃品种(系)黄白肉性状的分子标记辅助鉴定. 鲁振华,沈志军,牛良,潘磊,崔国朝,曾文芳,王志强. 2020

[3]桃果肉颜色、果皮茸毛和花粉育性性状的分子标记. 俞明亮,马瑞娟,沈志军,章镇. 2006

[4]不同果肉颜色桃果实发育阶段糖、酸和叶绿素含量变化. 许建兰,马瑞娟,俞明亮,沈志军,张妤艳. 2010

[5]4份桃种质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 罗静,黄玉南,王超,乔成奎,庞涛,方金豹,谢汉忠. 2016

[6]桃果肉颜色性状的SSR标记及其在品种中的验证. 曹珂,王力荣,朱更瑞,方伟超,陈昌文,赵佩. 2010

[7]上海地区主栽桃品种特征香气比较分析. 王霞,李雄伟,杨雪莲,苏明申,杜纪红,周慧娟,张明昊,叶正文. 2023

[8]基于电子鼻技术对38份不同桃种质资源香气表征的研究. 王霞,李雄伟,苏明申,张明昊,杜纪红,胡洋,杨雪莲,叶正文. 2024

[9]不同类型桃种质资源主要酚类物质含量评价. 蔡志翔,严娟,宿子文,徐子媛,张明昊,沈志军,杨军,马瑞娟,俞明亮. 2022

[10]不同类型早熟桃、油桃采后贮藏效果研究. 牛良,王志强,刘淑娥,宋银花. 2007

[11]189份桃种质肉质性状形成相关位点基因型鉴定及组合分析. 王朝晖,李勇,曹珂,朱更瑞,方伟超,陈昌文,王新卫,吴金龙,王力荣. 2023

[12]不同类型早熟桃、油桃采后贮藏效果研究. 牛良,王志强,刘淑娥,宋银花. 2009

[13]不同结果部位对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的影响. 王少敏,魏树伟. 2014

[14]果实香气物质的研究进展. 黎源,董涛. 2013

[15]三倍体苹果杂交后代及其亲本果实香气及品质分析. 王玉霞,李林光,王海波,董文轩. 2013

[16]早实丰产李子新品种-金艳. 薛晓敏. 2017

[17]不同果实生长期亏缺灌溉对渭北苹果生长、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爽,马子清,李雪薇,李文强,管清美. 2024

[18]新疆‘叶尔羌’扁桃果实不同生育期叶片氮磷钾光谱特性研究. 庄红梅,卢春生,龚鹏,徐叶挺,谢辉,樊丁宇. 2016

[19]观赏桃新品种——探春的选育. 方伟超. 2009

[20]李新品种-金丰. 薛晓敏,王金政,王贵平,陈汝.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