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期和凋萎时间对全株小麦青贮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许能祥

作者: 许能祥;张文洁;顾洪如;丁成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凋萎时间;收获时期;全株小麦;青贮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科学

ISSN: 1002-1302

年卷期: 2023 年 16 期

页码: 134-14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探究不同收获期全株小麦用作青贮饲料时适宜的凋萎时间,以乳熟后期和蜡熟中期收获的扬麦158为材料,分析全株小麦凋萎0、2、4、6、8 h后的营养价值、青贮及60 d后青贮品质和微生物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凋萎时间的延长,2个收获期的全株小麦原料和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粗蛋白含量等指标呈下降趋势,乳熟后期和蜡熟中期青贮料的干物质回收率分别在凋萎4 h和2 h达最高。蜡熟中期并凋萎2 h后全株小麦的含水量低于50%,其青贮饲料的pH值显著上升,乳酸含量和干物质回收率大幅下降,好氧细菌、霉菌菌落数量大幅度增加。乳熟后期收获的全株小麦凋萎2~6 h均能获得优质的青贮料,而蜡熟中期凋萎时间不宜超过4 h。

分类号: S816.53

  • 相关文献

[1]全株小麦青贮适宜收获期及青贮添加剂配比技术的研究. 许能祥,梁朔玮,张文洁,顾洪如,丁成龙. 2024

[2]全株小麦青贮研究进展. 孙小凡,魏益民. 2004

[3]黔草4号鸭茅种子适宜收获期试验研究. 何静,韩永芬. 2015

[4]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不同收获时期对玉米产量及产值的影响. 方向前,赵洪祥,李姝,邱萍,殷春红,徐秀杰,边少锋. 2012

[5]洋麻炭疽病(ColletotrichumhibisciPollacci)的防治研究. 罗友文. 1958

[6]全株玉米青贮收获时期和留茬高度研究. 王丽学,霍文娟,刘景喜,潘振亮,陈龙宾,韩静,冯婧,孟繁瑞. 2016

[7]施氮期和收获期对羊草种子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潘多锋,张瑞博,李道明,高超,王建丽,申忠宝,李佶恺,张睿,张举梅. 2019

[8]白三叶种子的适宜收获时期研究. 张瑞博,李道明,高超,刘俊峰,吕志尧,申忠宝,潘多锋,王建丽. 2023

[9]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味度值和RVA谱特性的影响. 钱春荣,杨春梅,金正勋,冯延江,王麒,杜晓勇. 2007

[10]披碱草. 武保国. 2003

[11]追肥与收获时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李中青,高桥政夫,小田中温美,尾形茂,臼井智彦,及川也. 2008

[12]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姜萍,杨占烈,余显权. 2006

[13]不同栽培技术对日本鲜食花生Omasari农艺性状和感官品质的影响. 吴菊香,吴月,孙棋棋,郑永美,于天一,李尚霞,杨吉顺,孙开珍,迟玉成,吴正锋. 2023

[14]夏玉米晚收增产效应分析. 卜俊周,谢俊良,彭海成,岳海旺,张洪彬. 2011

[15]不同收获时期对大麻全麻率的影响. 郑楠,宋宪友,房郁妍,张利国,吴建忠,关宪任,李晓明. 2013

[16]收获时期和机收速率对玉米机收损失的影响. 何长安,李金霞,骆生,沈宝山,王俊强,石运强,靳晓春,毕洪文. 2021

[17]川南杂交中稻收割期与干燥技术对整精米率的影响. 徐富贤,张林,熊洪,周兴兵,蒋鹏,朱永川,刘茂,郭晓艺. 2016

[18]收获时期和方式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凯,王湛,王勇,罗世武,杨军学,张尚沛,张晓娟. 2023

[19]不同收获时期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郭峰,李庆凯,范仲学,崔利,孟静静,唐朝辉,李新国,万书波. 2020

[20]不同收获期贵州地方玉米种质青贮前后营养变化规律比较. 周雪,龙忠富,赵相勇.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