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麦杂交后代中染色体遗传与结构变异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漫宇
作者: 杨漫宇;姚方杰;杨足君;杨恩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六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麦;染色体遗传;ND-FISH;染色体结构变异
期刊名称: 遗传
ISSN: 0253-9772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01 期
页码: 63-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六倍体小黑麦是普通小麦品种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可以拓宽小麦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六倍体小黑麦为供体向普通小麦转移黑麦染色质,以探明六倍体小黑麦×六倍体小麦杂交、回交后代的染色体遗传特性,为小黑麦种质材料的后续研究和利用奠定基础.以六倍体小黑麦 16 引 171 为母本,六倍体小麦川麦 62 为父本配制杂交及回交组合,利用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技术(non-denaturing fl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ND-FISH)对 F1、BC1F1 和 BC1F2 植株进行细胞学跟踪鉴定.结果表明,杂种 F1 回交结实率为 2.61%;BC1F1 植株 2R染色体传递频率最高;BC1F2 植株中黑麦染色体在后代的传递率为 6R>4R>2R,小麦背景中 5B-7B相互易位染色体在 BC1F2 植株中表现出严重偏分离.在 BC1F1 和 BC1F2 植株中观察到 24 种结构变异染色体,包括染色体片段、等臂易位染色体、易位染色体以及双着丝粒染色体,且部分BC1F2 植株的种子表现粒长和千粒重均优于六倍体小麦亲本川麦 62.因此,在利用六倍体小黑麦作为桥梁向普通小麦导入黑麦遗传物质时,应尽量采取多次回交的方式,使D组染色体迅速恢复,保证后代育性的恢复,同时关注染色体结构变异材料的潜在应用价值.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利用含5BS·7BS/5BL·7BL易位的重组自交系创制小麦染色体结构变异新材料. 杨漫宇,王琴,唐宗祥,杨恩年. 2021
[2]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检测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卫波,景蕊莲,王成社,昌小平. 2006
[3]用等位基因特异PCR检测普通小麦(TriticumaestivumL.)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卫波,景蕊莲,王成社,昌小平. 2006
[4]辐射诱导荆州黑麦染色体1R结构变异的研究. 王从磊,庄丽芳,亓增军. 2012
[5]簇毛麦3V染色体在不同小麦遗传背景下的传递. 张洁,蒋云,郭元林,王颖,杨燕,李小燕,邓自圆,邓光兵,宣朴,龙海. 2021
[6]济麦系列小麦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 宫文萍,李光蓉,韩冉,宋健民,李豪圣,刘爱峰,曹新有,杨足君,刘成,赵振东,刘建军. 2016
[7]寡聚核苷酸FISH在鉴定小麦-单芒山羊草种质中的应用. 宫文萍,李建波,李豪圣,宋健民,刘爱峰,曹新有,韩冉,程敦公,赵振东,杨足君,刘成,刘建军. 2017
[8]小麦-冰草T7PL·7AL罗伯逊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孙洋洋,陈红新,刘伟华,韩海明,周升辉,杨欣明,李秀全,张锦鹏,李立会. 2018
[9]非变性原位杂交技术在芝麻染色体识别上的探索与应用. 刘艳阳,崔承齐,梅鸿献,武轲,郑永战. 2013
[10]小麦—冰草T7PL·7AL罗伯逊易位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孙洋洋,陈红新,刘伟华,韩海明,周升辉,杨欣明,李秀全,张锦鹏,李立会. 2018
[11]绵麦37及其衍生小麦品种(系)的6VS/6AL易位染色体结构演变. 杜海梅,李生荣,何员江,唐宗祥,符书兰,任勇. 2019
[12]基于SSR标记的六倍体小黑麦遗传多样性分析. 胡立芹,张超,徐林涛,张一铎,马莹雪,王洪刚. 2015
[13]六倍体小黑麦基于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多样性分析. 胡立芹,徐林涛,张超,张一铎,马莹雪,王洪刚. 2015
[14]六倍体小黑麦新品系T-133引种鉴定及特性分析. 郭莹,杨芳萍,李鸿满,杜久元,虎梦霞,宋小霞. 2024
[15]六倍体小黑麦灌浆期抗旱性分析. 孙黛珍,周福平,王曙光,李瑞,袁斌. 2007
[16]几种饲用麦类作物远缘杂交的亲和性比较. 谢楠,赵海明,李源,刘贵波. 2010
[17]小麦×小黑麦杂种幼胚一步成苗的研究. 王子霞,张跃强,海热古力,樊哲儒,王岩军,李剑峰,吴振录. 2007
[18]六倍体小黑麦饲用特性及应用前景. 郭莹,杨芳萍. 2018
[19]Presto×晋农190杂种F_2-3及双亲的核型分析. 田齐建,李晓燕,王曙光,孙黛珍. 2010
[20]显性雄性不育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和二粒小麦(Triticum dicoccum)选育. 纪凤高,刘友华,张有前,胡献祥,吴洪恺,黄茂甫,仲裕泉.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四川省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控现状及绿色防控对策
作者:向运佳;余垚颖;刘勇;蔡伟莉;张鸿;杨恩年;张蕾
关键词:大豆;四川;病虫害;绿色防控
-
人工合成小麦和地方品种穗发芽抗性育种利用效率
作者:刘泽厚;王琴;叶美金;万洪深;杨宁;杨漫宇;杨武云;李俊
关键词:小麦;人工合成小麦;地方品种;穗发芽;产量相关性状
-
籽粒镉积累不同的小麦在不同镉环境下籽粒养分特性
作者:杨玉敏;万洪深;叶美金;胡文;肖春;杨凡;何娟;雷建容;杨晶;陈春秀;李俊;杨恩年;杨武云
关键词:Cd;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小麦;籽粒Cd积累
-
香菇种质评价及自交菌株菌丝遗传特性研究
作者:宋艺添;姚方杰;鲁丽鑫;鲍大鹏;石晨阳;崔婉华;张梦瑶
关键词:香菇;资源评价;单核化;自交;菌丝;遗传特性
-
利用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对四川条锈病变化进行抗性监测及分析
作者:李式昭;杨漫宇;涂洋;朱华忠;郑建敏;万洪深;刘泽厚;罗江陶;杨恩年;伍玲
关键词:小麦条锈病;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抗性鉴定
-
四川抗赤霉病小麦品种(系)抗病基因检测
作者:邓清燕;罗江陶;郑建敏;万洪深;李式昭;杨漫宇;夏先全;蒲宗君
关键词:小麦;小麦赤霉病;Fhb基因;分子检测;抗病育种
-
四川省酿酒小麦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现状初步分析
作者:郑建敏;蒲宗君;吕季娟;杜小英;甯顺腙;罗江陶;邓清燕;刘培勋;万洪深;李式昭;杨漫宇
关键词:酿酒小麦;区域试验;品质指标;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