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抚仙湖流域烟田氮磷流失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彩艳

作者: 杜彩艳;吴迪;李家逵;白继元;代快;李家瑞;何玉华;李江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抚仙湖流域;施氮量;氮磷流失;烤烟;氮素利用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03 期

页码: 80-8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探究抚仙湖流域植烟区烤烟适宜施氮量,减少烟田径流氮磷流失,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N)水平(N0:0 kg/hm2、N60:60 kg/hm2、N75:75 kg/hm2、N90:90 kg/hm2、N105:105 kg/hm2)对植烟区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烤烟(Nicotiana tabacum)氮素吸收利用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氮肥施用量增加,地表径流总氮(TN)和总磷(TP)浓度及其流失量逐渐升高;(2)与常规施氮处理(N105)相比,N60、N75、N90 处理径流 TN 和 TP 平均浓度分别降低 18.6%、14.7%、9.15%和 12.3%、7.66%、5.25%,TN和TP流失总量分别降低19.2%、18.1%、9.81%和14.4%、10.1%、6.78%;(3)烟株氮累积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利用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处理N75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为27.00%;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显著下降(P<0.05);(4)烤烟产量随施氮量提高而增加,施氮处理较N0处理增产3.02%~13.90%,上等烟、上中等烟比例、产值和均价,随施氮量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施氮量75 kg/hm2的效果最佳.综合考虑烤烟经济性状及环境效益,N75处理既可提高烤烟经济性状,又能有效降低植烟区氮磷流失风险.

分类号: S572

  • 相关文献

[1]蚕豆秸秆还田减施氮肥对烟田氮流失控制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吴迪,李家逵,白继元,李江舟,李家瑞,徐高峰,申时才,陈华,何玉华,代快. 2023

[2]抚仙湖流域植烟土壤养分特征及烟叶综合质量对比. 赵文军,田阳阳,常立,陈华,冯瑜,王正旭,王军伟,刘魁,朱云聪,孙蒙猛,宛祥,杨继周,胡保文. 2020

[3]施氮量对北方梯田旱地玉米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王平生,马忠民,韩宏,杨虎德,黄青岩,赵万千. 2016

[4]不同施氮量对热作区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韩义胜,符策强,唐清杰,徐靖. 2010

[5]施氮量对酿造高粱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梁晓红,刘静,曹雄. 2017

[6]氮肥用量和氮源形态对饲料玉米氮素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黄庆,孙映波,马曼庄,张壮塔,柯玉诗. 2001

[7]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李艳,唐良梁,陈义,吴春艳,唐旭,计小江. 2015

[8]氮肥用量及其基追施比例对烤烟氮素利用的影响. 马兴华,梁晓芳,刘光亮,石屹,张忠锋. 2016

[9]涝渍胁迫下施氮量对玉米生物量积累、分配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马仲文,李祖亮. 2023

[10]施氮量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孙占祥,邹晓锦,张鑫,安景文. 2011

[11]滴灌施氮对高垄覆膜马铃薯产量、氮素吸收及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井涛,樊明寿,周登博,秦永林,石晓华. 2012

[12]绿肥配施氮肥对双季稻产量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庾振宇,方畅宇,刘芳禧,张江林,高雅洁,鲁艳红,廖育林,屠乃美,聂军. 2023

[13]施氮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无机氮积累的影响. 侯云鹏,杨建,李前,秦裕波,孔丽丽,尹彩侠,王立春,谢佳贵. 2016

[14]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王爽,孙磊,陈雪丽,谷学佳,李伟群,王晓军,张磊,刘颖,潘亚清,王玉峰*. 2013

[15]施氮与灌水对夏玉米土壤硝态氮积累、氮素平衡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张璐,邓树元,单杰,李云刚. 2010

[16]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产量、氮素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平良,郭天文,刘晓伟,李书田,曾骏,谭雪莲,董博. 2019

[17]川东南冬水田单季籼稻高效施氮技术分析. 姚雄,李经勇,文明,肖人鹏,唐永群. 2016

[18]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产质量的影响. 王正旭,陈明辉,申国明,刘光亮,董建新,上官力,时鹏,陈向东,周翔,李军,宛祥,梁洪波. 2011

[19]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云烟203产量质量的影响. 向金友,黄胜,程智敏,曾睿,左娟. 2011

[20]低肥力土壤施氮对烤烟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 苑举民,张忠锋,石屹,荣凡番,元建,马兴华,吴元华,王文杰,陈文军,李淑英,丁健.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