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蒸馏法富集茶树油特征成分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牛彪

作者: 牛彪;梁妍;梁剑平;刘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树油;刮膜式分子蒸馏;松油烯-4-醇;1,8-桉叶素;气相色谱法

期刊名称: 食品研究与开发

ISSN: 1005-6521

年卷期: 2019 年 40 卷 04 期

页码: 25-31+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茶树油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的相对含量为指标,借助刮膜式分子蒸馏技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并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相对含量,得出在蒸馏温度38℃,蒸馏压力110 Pa,进料速率2.5 mL/min,刮膜转速450 r/min条件下,轻组分中1,8-桉叶素相对含量由2.674%提升至5.33%;在蒸馏温度38℃,蒸馏压力110 Pa,进料速率3 mL/min,刮膜转速450 r/min,重组分中松油烯-4-醇的相对含量由43.416%提升至65.17%。运用该技术,富集效果明显,能为挥发油类物质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价值。

分类号: TQ654.2

  • 相关文献

[1]茶树精油兽用消毒剂中1,8-桉叶素和松油烯-4-醇检测方法的建立. 牛彪,梁剑平,秦文文,尚若锋,郝宝成,杨珍,郭文柱,王学红,刘宇. 2019

[2]茶树油对香蕉果实的保鲜效果. 静玮,苏子鹏,程盛华,韩志萍,张鲁斌,朱德明. 2012

[3]茶树油及其主要组分对树突状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 唐永富,李积华,陈家翠,曹玉坡,魏晓奕,静玮. 2012

[4]茶树油熏蒸处理对香蕉采后炭疽病害的影响. 静玮,苏子鹏,朱德明,韩志萍. 2011

[5]茶树油对脂多糖诱导的奶牛瘤胃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马晓宇,彭程,詹康,占今舜,杨天宇,宁丽丽,赵国琦. 2020

[6]茶树油清除豇豆农药残留的效果. 林丽静,程盛华,李积华,黄茂芳,唐永富,朱德明. 2013

[7]饲料中茶树油与虾青素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周一凡,孙存鑫,刘波,周群兰,李正中,徐骁迪,王爱民. 2022

[8]茶树油、丁香酚和柠檬醛志荔枝黑曲霉的抑制作用. 徐欣源,刘成梅,孙健,吴建永,刘桃英. 2012

[9]我国互叶白千层(精)油的质量标准. 张孝祺,白懋嘉. 2011

[10]水溶性茶树油制备工艺研究. 朱德明,韩志萍,匡钰. 2007

[11]茶树油控制香蕉采后炭疽病害的研究. 静玮,张鲁斌,朱德明,韩志萍. 2011

[12]不同旋光互叶白千层精油的抗菌试验研究初报. 张孝祺,白懋嘉,陈继红. 2010

[13]广东互叶白千层茶树油产品主要成分的质量标准研究. 张孝祺,林雄,吴玉鑾,张丽娅,卢一安. 2002

[14]茶树油对芭蕉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 朱德明,丁丽,匡钰,韩志萍,李积华. 2008

[15]茶树油调控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和功能. 唐永富,李积华,陈家翠,林丽静,韩志萍,曹玉坡. 2012

[16]茶树油处理割线对天然橡胶产量及胶乳生理的影响. 朱德明,王进,孔令学,佘风华,安锋,林位夫. 2012

[17]蒸馏压力对茶树油品质的影响. 黄戈,翁晓晨,夏文,张帆,袁源,刘义军,李积华,李思东. 2017

[18]广东互叶白千层茶树油产品主要成分的质量标准研究初报. 张孝祺,林雄,吴玉鑾,张丽娅,卢一安. 2002

[19]茶树油、丁香酚和柠檬醛对荔枝黑曲霉的抑制作用. 徐欣源,刘成梅,孙健,吴建永. 2012

[20]饲养前期止痢草提取物可降低肉鸡料重比. 徐小明.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