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早衰突变体w14的鉴定和病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永生

作者: 朱永生;徐靖;蒋家焕;郑燕梅;陈丽萍;蔡秋华;王爱荣;张建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突变体;早衰;叶绿素;抗病性;基因表达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20 年 35 卷 006 期

页码: 626-63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目的]叶片早衰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早衰突变体是研究水稻衰老机制的良好载体,鉴定、分析早衰突变体的表型特征,有助于了解突变体的遗传规律,为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人工接种鉴定了早衰突变体w14的稻瘟病和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同时通过对离体叶片的黑暗诱导和叶绿素含量测定,鉴定了突变体w14的早衰表型;再分别对早衰突变体w14和野生型粳稻品种云引(简称'YY')中水稻早衰相关基因和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研究早衰突变体w14的早衰类型及与野生型在防御系统上的差异.[结果]黑暗诱导处理24 h后,突变体w14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YY(P<0.05).黑暗诱导处理48 h以上,突变体w14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YY(P<0.01).突变体w14中衰老相关基因SGR、Osh36、Osh69、PAO、NYC3和RCCR1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野生型YY.分别接种水稻白叶枯和稻瘟病后,突变体w14均表现为比野生型YY更感病,且病程相关基因PR1a、PR4、Cth1、PR1b、PBZ1、PR3等的表达在突变体中显著上调.[结论]突变体w14具有典型的衰老和感稻瘟病、水稻白叶枯病的表型,与野生型相比,在突变体中与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了显著改变,即突变体防御系统的改变导致其出现感病的表型.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T-DNA插入水稻突变体库的叶绿素和净光合速率变化. 林钰琼,刘松,傅亚萍,于永红,胡国成,斯华敏,孙宗修. 2003

[2]空间诱变育成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水稻突变体浙101. 严文潮,孙国昌,徐建龙,俞法明,毛雪琴,金庆生. 2004

[3]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对棉花功能叶营养物质及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含量的调节作用.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张士荣,田晓莉,冯固. 2009

[4]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早衰的影响. 刘艳,汪仁,华利民,解占军,陈玥. 2011

[5]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及其早衰因子的影响. 华利民,刘艳,安景文,解占军,汪仁. 2014

[6]不同棉花品种早衰及红叶发生情况调查. 刘海洋,武刚,努尔孜亚,杨森. 2010

[7]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冯鹏,孙力,申晓慧,李如来,李增杰,李志民,郑海燕,姜成,杨鹤,刘俊刚,郭伟,张英俊. 2018

[8]水稻特异性失绿突变株表型性状及遗传分析. 黄富,李云武,陈家彬,赵德明. 2014

[9]植物叶绿素缺失突变体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宋美珍,范术丽,庞朝友,喻树迅. 2011

[10]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理化性质及农艺性状研究(英文). 赵德明,李云武,杨丛金,王峰. 2010

[11]植物类病变突变体的研究进展. 刘思辰,曹晓宁,王海岗,王君杰,陈凌,田翔,秦慧彬,乔治军. 2020

[12]拟南芥抗菌核病突变体的筛选. 高荣村,董彩华,胡胜武,刘胜毅. 2006

[13]葡萄不同抗霜霉病品种的生理生化指标研究. 刘丽,刘长远,王辉,于舒怡,关天舒,王东旭,李柏宏. 2018

[14]不同抗性豌豆品种人工接种白粉病后相关生理指标研究. 陆建英,王昶,张丽娟,闵庚梅. 2018

[15]苦荞突变体库构建与突变体中芦丁合成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孙朝霞,侯思宇,郝彦蓉,王东航,高豪,韩渊怀,李红英,刘龙龙,周美亮. 2020

[16]花生半矮化突变体sdm1的表型分析与赤霉素响应研究. 李欢倪,仇静静,马俊杰,李长生,侯蕾. 2017

[17]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小麦耐低肥Taaap3突变体. 李艳,陈艳艳,华夏,方宇辉,王玉民,巩晨,齐学礼,胡琳. 2023

[18]利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香菇发育相关基因. 蔡为明,李南羿,谢鸣,高中山,金群力. 2009

[19]肥料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早衰的影响. 叶春升,罗奇祥,张福群,谢金水,李祖章. 2006

[20]水稻早衰突变体psls1的基因定位及克隆. 朱杉杉,赵志超,蒲志刚,刘天珍,罗胜,张欣.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