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星黑点豹蠹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初步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红霞

作者: 刘红霞;荆小院;郑海霞;杨美红;张金桐;朱卫华;刘金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六星黑点豹蠹蛾;性信息素;鉴定;触角电位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2 期

页码: 453-46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初步鉴定六星黑点豹蠹蛾Zeuzera leuconotum Butler(Lepidoptera,Cossidae)雌蛾性信息素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正己烷溶剂浸提法提取六星黑点豹蠹蛾性信息素腺体中的化学组分,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性腺提取物,并运用触角电位技术(EAG)测定提取物及标准化合物的电生理活性。【结果】GC结果显示六星黑点豹蠹蛾性腺体提取物中主要存在7种成分,其中G组分在加入标准化合物反-2-顺-13-十八碳烯醇-1-乙酸酯(E2,Z13-18:Ac)后,峰高和峰面积均相应增加。GC-MS分析结果证明G组分为E2,Z13-18:A。EAG结果显示7种组分均能引起雄蛾触角电位反应,其中对E2Z13-18:Ac的反应值最大。【结论】本研究初步鉴定出E2,Z13–18:Ac是六星黑点豹蠹蛾的性信息主要组分,为使用性信息素防治六星黑点豹蠹蛾奠定了基础。

分类号: S763.42

  • 相关文献

[1]荔枝蒂蛀虫成虫羽化和交尾习性及性信息素释放节律的研究. 张辉,陈晓琴,江世宏. 2014

[2]小菜蛾成虫对性信息素与寄主挥发性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 魏辉,田厚军,陈艺欣,杨广,占志雄,黄玉清. 2013

[3]暗黑鳃金龟对性信息素的触角电生理及行为反应(英文). 周丽梅,鞠倩,曲明静,赵志强,董双林,韩召军,禹山林. 2009

[4]交配和温度对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通讯的影响. 刘思若,郭金梦,郑树壕,闫祺,郭慧芳,董双林. 2022

[5]旋花蛾性信息不比成分的鉴定. 曹宛虹,何洪巨. 2002

[6]灰茶尺蛾性信息素的初步研究. 罗宗秀,李兆群,蔡晓明,边磊,陈宗懋. 2016

[7]尺蛾科昆虫性信息素组分特征及应用进展. 马涛,黄志嘉,朱映,林娜,肖强,何余容,温秀军. 2019

[8]天津地区六星黑点豹蠹蛾生活史调查. 尹鸿刚,高鹏,郭淑荣,李燕,李子博,董晓. 2009

[9]应用RNA干扰技术对甜菜夜蛾信息素结合蛋白功能的研究. 周耀振,修伟明,董双林. 2009

[10]刺槐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美国白蛾的触角电位反应. 白鹏华,相伟芳,刘宝生,李敏,于金萍. 2018

[11]二氧化碳在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定位寄主植物根系中的作用. 刘香雨,赵旭,王志敏,秦健辉,屈亚飞,李克斌,曹雅忠,尹姣. 2022

[12]绿盲蝽和中黑盲蝽对5种植物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 尹海辰,李文静,许敏,许冬,万鹏. 2021

[13]东方绢金龟雌成虫对桃树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行为反应. 张萌萌,陈宏灏,王文凯,陈立. 2020

[14]金龟子对植物气味趋避机制研究进展. 周旭凌,胡增丽,张未仲,赵龙龙,李捷,李庆亮,刘朝红,韩凤,杜海燕. 2020

[15]中华弧丽金龟甲对十二种常见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和嗅觉反应. 徐伟,马延旭,张益恺,董亚南,孙晓玲. 2018

[16]引起小菜蛾盘绒茧蜂雌雄差异反应的气味筛选及行为学检测. 刘杨,王桂荣,杨斌. 2018

[17]烟蚜茧蜂对蚜虫信息素及烟草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 董文霞,张峰,方宇凌,张钟宁. 2008

[18]绿鳞象甲对11种挥发物的EAG反应及对4种寄主的选择性. 高景林,卢芙萍,赵冬香,贾芳曌. 2012

[19]几种植物挥发物对椰心叶甲成虫的触角电生理活性. 赵冬香,卢芙萍,莫圣书,王爱萍. 2006

[20]麦长管蚜嗅觉受体伴随受体SaveOrco的生理功能研究. 张勇,FredericFrancis,程登发,孙京瑞,夏兰琴,陈巨莲.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