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环状糊精在茉莉花茶中的应用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淑华
作者: 曾跃辉;张亚莲;包小村;郑红发;朱树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β—环状糊精;茉莉花茶;增香保香
期刊名称: 茶叶通讯
ISSN:
年卷期: 2002 年 03 期
页码: 16-19
摘要: β—环状糊精这种具有环状孔洞分子结构的高分子物质 ,能够络合包埋香气分子。无论是应用茉莉香精模拟吸香 ,还是应用茉莉鲜花窨香 ,在本试验条件下 ,经 β—环状糊精处理后的茶坯吸香保香效果均优于对照 ,但差异不是很显著 ,而汤色略深于对照。在一定用量范围内 ,对花茶滋味无影响 ,甚至还有改善 ,如用量过多 ,有甜香 ,影响花茶品质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茉莉福云银针的窨制技术. 王振康,潘少喜,姚信恩. 2008
[2]对提高茉莉花茶产出效益的几点思考. . 1999
[3]茉莉花茶窨制过程香气形成机制的研究. 陈梅春,张海峰,朱育菁,刘晓港,官敏丹,刘波. 2016
[4]福州茉莉花茶文化旅游开发对策探讨. 于帅. 2015
[5]窨制对茉莉花茶抑制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陈梅春,朱育菁,王阶平,潘志针,肖荣凤,王艳娜,刘波,陈秀娟. 2019
[6]液体发酵杏鲍菇-牛蒡茉莉花茶饮料的研制. 董玉玮,苗敬芝. 2021
[7]茉莉花茶香气品质评价指标的构建与研究. 陈梅春,林增钦,郑梅霞,王艳娜,陈秀娟,刘波,朱育菁. 2021
[8]茉莉花茶的品质评定与价格判别. 张俊,龚淑英,唐德松,张颖彬,陈美丽. 2015
[9]浅谈拼配技术在茉莉花茶中的应用. 黄静. 2005
[10]试论提高湖南茉莉花茶质量的关键技术. 周浩,段云辉. 2007
[11]“互联网+”思维下广西茉莉花茶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英文). 曾媛,思利华,郭宇,陈玉冲,陈格,黄山珍. 2017
[12]茉莉花茶基底茶产品现状及发展对策. 张芬,马进森,温立香,陈家献,赵媛,袁冬寅,张栩浩,欧淑琼,彭靖茹,黄寿辉,曹如心. 2024
[13]增湿连窨工艺对茉莉花茶品质的影响. 郑乃辉,叶乃兴,王振康,杨广,杨江帆. 2006
[14]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及风味品质研究进展. 崔宏春,赵芸,黄海涛,李红莉,余继忠,张建勇,吴云迪. 2024
[15]茉莉花茶香气的SPME/GC-MS检测方法. 杨江帆,杨广,梁小虾,叶乃兴,郑乃辉. 2009
[16]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概况. 沈培和. 2000
[17]不同等级茉莉花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陈军海,刘盼盼,邓亮,汪瑶,王梦佳,郑鹏程,周宏福,韩艳娜. 2023
[18]茉莉花茶增湿窨制新工艺的效果. 陆修闽,刘用敏,王镇民,张方舟,李志扬,郑乃辉,陈斯伟. 1993
[19]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的茉莉花茶茶叶蛋香气成分测定. 陈梅春,朱育菁,刘波,刘晓港,杨文靖,陈峥,郑梅霞. 2018
[20]福建绿色茉莉花茶生产基地建设及其产业化对策. 杨江帆,叶乃兴,郑乃辉,杨广,王振康.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湖南省典型茶园土壤肥力演变特征与改良
作者:陈梦娟;周品谦;王沅江;郑红发;吴国庆;傅海平
关键词:茶园;土壤肥力;演变特征;综合评价
-
黑茶产地溯源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钟妮;赵熙;黄浩;余鹏辉;周琳;郑红发;阳湘锋
关键词:黑茶;产地;溯源技术;有机成分;化学元素;光谱指纹
-
‘汝城白毛茶’新品系制工夫红茶品质特征分析
作者:钟妮;赵熙;余鹏辉;黄浩;郑红发
关键词:茶树;汝城白毛茶;工夫红茶;品质特征
-
湘西州"黄金茶"品质特征及生化成分比较分析
作者:秦廷发;杨雪华;易强;张黎琼;田少叶;徐志雄;黄建安;黄纯勇;包小村
关键词:黄金茶;特征品质;氨基酸;湘西
-
桑植白茶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张帆;伍孝冬;余鹏辉;包小村
关键词:桑植白茶;产业;现状;问题;对策
-
变温发酵对保靖黄金茶1号夏季鲜叶制成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作者:谢念祠;周浩;周品谦;彭云;田双红;王坤波;包小村
关键词:夏季红茶;工夫红茶;变温发酵;滋味;香气
-
基于变温发酵技术的黄金茶工夫红茶品质分析
作者:黄浩;余鹏辉;赵熙;钟妮;郑红发;肖力争
关键词:工夫红茶;保靖黄金茶1号;变温发酵;茶黄素;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