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化学计量学分析堆青时间对白茶香气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维

作者: 陈维;曾斌;苗爱清;王雯雯;祁丹丹;庞式;马成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茶;堆青;香气化合物;气味;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化学计量学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18 年 05 期

页码: 242-250+24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堆青是一种有利于茶叶香气转化的手段,本文研究了堆青时间对白茶香气的影响,并分析了感官香气与化合物变化间的联系。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堆青使白茶甜香增强而鲜度下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仪从样品中表征出55种化合物,它们的组成受堆青影响甚微,但含量变化显著。基于化学计量学方法筛选并分析37种差异化合物;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均可区分不同堆青处理的样品,其中堆青前后样品间差异明显。苯乙醇、苯甲醛和苯乙醛等随堆青的总体上升,以及β-环柠檬醛、反-2-辛烯醛和α-紫罗兰酮在堆青后含量的普遍增加,可能是引起甜香增强的原因。而正己醇、反,反-2,4-己二烯醛和辛醛在堆青后含量的普遍减少,则可能与鲜度下降相关。32 h的堆青较有利于白茶香气的发展。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引入使得样品间差异信息的获取更有效率。

分类号: O657.63`TS272.5

  • 相关文献

[1]黄化变异对英红九号红茶香气的影响. 陈维,祁丹丹,王雯雯,苗爱清,庞式,马成英. 2018

[2]基于HS-SPME-GC-MS技术对凤凰单丛乌龙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史敬芳,陈栋,黄文洁,陈庄,吴华玲,张文虎,贝锦龙,晏石娟. 2016

[3]马铃薯及其蒸馏酒香气成分的鉴定. 王慧君,葛霞,田世龙,程建新,黄铮. 2015

[4]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与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苦参碱残留量. 陈红平,刘新,汪庆华,蒋迎,王川丕. 2010

[5]茶叶中邻苯二甲酰亚胺残留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高贯威,陈红平,柴云峰,金莉莉,刘新,鲁成银. 2018

[6]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茶叶中88种农药残留量. 陈红平,刘新,汪庆华,蒋迎. 2011

[7]茶叶中7种除草剂农药残留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 陈红平,刘新,汪庆华,蒋迎. 2011

[8]同位素模拟-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在茶汤中的浸出率. 刘平香,陈红平,高贯威,张明露,王国庆,刘新. 2016

[9]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的香芋南瓜果实香气物质解析. 李俊星,钟玉娟,罗剑宁,王雯雯,黄文洁,史敬芳,黄河勋. 2018

[10]基于品种差异的祁门红茶品质分析. 周汉琛,刘亚芹,王辉,黄建琴,雷攀登. 2019

[11]锦橙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 乔宇,范刚,程薇,王少华,汪兰. 2011

[12]柑橘加工制品中香气物质的研究进展. 范刚,乔宇,姚晓琳,徐晓云,王可兴,潘思轶,段雅庆. 2009

[13]果胶-果汁风味物质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周佳,袁佳璐,林敏,焦必宁,马亚琴. 2024

[14]适宜氮肥施用量显著提升夏季绿茶品质. 刘美雅,汤丹丹,矫子昕,石元值,马立锋,张群峰,阮建云. 2021

[15]不同茶树品种针扁形茶香气化合物分析. 侯渝嘉,童华荣,胡翔,周雪芳,唐敏,黄尚俊,张莹. 2010

[16]不同烟熏时间鸡腿肉香气化合物与危害物及相关前体物研究. 高荣美,张德权,时浩楠,王振宇,张春江. 2024

[17]鸡饲料优劣的鉴别. . 1989

[18]昆虫嗅觉受体的研究进展. 巩中军,周文武,祝增荣,程家安. 2008

[19]应用电子鼻分析~(60)Co-γ辐照对干辣椒整体气味的影响. 蓬桂华,张爱民,殷勇,李文馨. 2019

[20]红肉火龙果贮藏期间气味监测及桃吉尔霉对气味的影响. 李国林,孟繁博,郑秀艳,黄道梅,陈曦,林茂.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