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玉米幼胚高效再生体系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金红
作者: 李金红;霍岩;付莉;陶承光;史振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幼胚;愈伤诱导率;再生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1-5
摘要: 为建立高效的玉米再生体系,以玉米幼胚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L-Pro、AgNO_3和2,4-D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同时还分析了不同浓度的玉米素和IBA对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率最佳的组合为基本培养基中添加L-Pro 700 mg/L、AgNO_30.1 mg/L和2、4-D 1.5 mg/L;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5 mg/L的玉米素可有效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再生芽和再生植株分化率分别达到97.96%和97.67%,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0.1 mg/L的IBA生根效果较好。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凤丹’牡丹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的优化和再生体系的建立. 刘蓉,慈惠婷,任秀霞,高洁,王顺利,张秀新. 2022
[2]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愈伤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 吴红,谢树章,林清,雷开荣,邱正高,张亚勤,王楠,周幼昆. 2012
[3]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4]玉米幼胚和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过程中内源激素的比较. 贾小霞,王汉宁,孔维萍,梁慧光,张金文. 2009
[5]玉米幼胚农杆菌高效转化体系的构建. 霍岩,李金红,付莉. 2017
[6]影响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有关因素研究. 孙红炜,尚佑芬,杨崇良,赵玖华,路兴波,王升吉. 2002
[7]农杆菌介导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 王宏伟,梁业红,史振声,张世煌,葛云侠. 2011
[8]玉米不同部位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的比较研究. 张微,王良群,刘勇,郝艳芳,杨伟,白鸿雁,武擘. 2017
[9]活性炭促进玉米幼胚离体培养幼苗生长与发育的转录组分析. 王金萍,孙果忠,王海波. 2017
[10]玉米自交系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 张颖君,刘茜,胡梦芸,高慧敏,李辉. 2011
[11]不同基因型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特性. 郭新梅,张晓东,韩立新,陈耀锋. 2007
[12]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 李金红,付莉,关晓溪,霍岩,陶承光,史振声. 2018
[13]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特性的评价. 张红伟,张红梅,郑祖平,刘汉梅,刘亚娟,谭振波,陈刚. 2004
[14]玉米幼胚转基因受体系统的建立. 余桂容,杜文平,余尧颖,赵直,彭正松,徐利远. 2010
[15]玉米幼胚离体培养体系的建立. 徐利远,余桂容,王一,钟昌松. 2007
[16]农杆菌介导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陶传涛,丁在松,李连禄,石云鹭,赵明. 2008
[17]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玉米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特性的研究. 张红梅,刘小红,张红伟,刘欣洁,陈刚,谭振波. 2004
[18]玉米成熟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高频再生及转化的研究. 王世玉,郑用琏,刘亚,赵久然,张方东. 2008
[19]基因型对春小麦花药培养力的影响. 孙志玲,杨雪峰,宋维富,赵丽娟,刘东军,宋庆杰,张春利,辛文利. 2019
[20]基因型对小麦花药培养的影响研究. 蔡正云,吕学莲,白海波,董建力,段敦亮,李树华,魏亦勤.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粱黄色籽粒基因Yellow Seed 2的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作者:高梽鑫;刚爽;陆晓春;王平;李政君;王艺威;李金红
关键词:高粱;籽粒颜色;精细定位;候选基因
-
早熟蓝莓新品种-辽蓝513
作者:刘有春;刘成;陶承光
关键词:
-
早熟蓝莓新品种辽蓝513的选育
作者:刘有春;王兴东;王宏光;王升;魏鑫;袁兴福;魏永祥;刘成;陶承光
关键词:蓝莓;辽蓝513;早熟;大果;多汁
-
高粱窄叶突变体nal1表型鉴定及转录组分析
作者:刚爽;张世睿;陆晓春;高梽鑫;李金红
关键词:高粱;窄叶突变体nal1;表型鉴定;转录组分析;差异表达基因
-
一个高粱直立叶突变体的表型鉴定和遗传分析
作者:董爽;陆晓春;李金红;韩俊艳
关键词:高粱;直立叶突变体;表型鉴定;遗传分析
-
化肥减施下粪水替代对设施白菜氮利用与土壤氮盈余的影响
作者:程娟;付莉;翟中葳;肖能武;杨柳;刘福元;杜会英;杜连柱;张克强
关键词:化肥减施;粪水替代;设施白菜;产量;氮素盈余
-
高粱叶夹角突变体LA1的表型鉴定与遗传分析
作者:李金红;董爽;李伟涵;张丽霞;陆晓春
关键词:高粱;突变体;叶夹角;基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