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季补饲对放牧后备母羊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志军

作者: 张志军;郭同军;阿不夏合曼·穆巴拉克;古再丽努尔·艾麦提;秦荣艳;巴音巴特;王承敏;叶军;王文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绵羊;放牧补饲;瘤胃可降解氮;可发酵有机物;能量代谢;蛋白代谢;脂肪代谢

期刊名称: 草业科学

ISSN: 1001-0629

年卷期: 2022 年 39 卷 005 期

页码: 1024-103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放牧地区冷季后备母羊适宜的补饲配方,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8月龄阿勒泰后备母羊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在放牧条件下,补饲组每只羊每日补饲精料350 g,设置全价日粮瘤胃可降解氮(RDN):可发酵有机物(FOM)分别为35、30和25共3组,记作R:F35组、R:F30组和R:F25组,对照组不补饲,试验期45 d.结果表明:1)试验末期,R:F35组、R:F30组、R:F25组的体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0.48%、19.24%和17.90%,差异极显著(P<0.01);日增重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2)R:F35组、R:F30组极显著提高了试验羊的血清葡萄糖(GLU)(P<0.01).3)R:F35组、R:F30组的血清尿素氮(SU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F35组的谷丙转氨酶(A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F25组的谷草转氨酶(AS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R:F35组血清总甘油三酯(TG)显著增加(P<0.05),R:F35组和R:F30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极显著提高(P<0.01).5)各组间血清中钾离子(K+)、钠离子(Na+)、氯离子(Cl?)、钙离子(Ca2+)、镁离子(Mg2+)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R:F25组的无机磷(IP)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综上所述,放牧后备母羊补饲精料可降低体损耗,改善能量、蛋白、脂肪代谢水平,血清矿物元素除IP外都无显著变化(P>0.05),以试验设计全价日粮RDN:FOM为35的补饲组最佳.

分类号: S826

  • 相关文献

[1]日粮中添加芦苇对育肥期和田羊血液生化指标及日增质量的影响. 袁芳,郭同军,张俊瑜,张志军,桑断疾. 2017

[2]秸秆配合颗粒饲料peNDF水平对绵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吴红岩,郭同军,张志军,张俊瑜,桑断疾,臧长江. 2019

[3]甘草茎叶对育肥期阿勒泰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杨建中,袁芳,郭同军,侯良忠,苏玲玲. 2021

[4]不同粗饲料组合替代部分苜蓿对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杨建中,阿不夏合曼·穆巴拉克,秦荣艳,高丽,王承敏,张志军,王文奇. 2022

[5]酵母培养物对绵羊瘤胃发酵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那日苏,桂荣,敖长金,赵青余,董志奎,马志福. 2004

[6]肉羊瘤胃微生物氮合成量估测方法的研究. 马涛,屠焰,张乃锋,司丙文,邓凯东,刘洁,刁其玉. 2014

[7]肉用绵羊饲料可代谢蛋白质预测模型的研究. 刘洁,刁其玉,屠焰,姜成钢,李艳玲. 2012

[8]补饲对放牧新疆褐牛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张玲,刘艳丰,路立里,郝耿,张扬,马宇阳. 2016

[9]新疆褐牛导入美国瑞士褐牛后代犊牛放牧补饲试验. 李红波,周振勇,杜玮,张金山,闫向民,卡德尔,张杨. 2011

[10]不同RDN/FOM补饲料对妊娠后期甘肃高山细毛羊羊毛品质的影响. 田萍,张利平,张勇,孙建业,孙建伟. 2016

[11]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放牧补饲和舍饲肉羊的屠宰与肉质性能比较研究. 彭超,李自健,王虎成,冯强,沈禹颖. 2023

[12]放牧补饲对肉用犊牛生长发育与经济效益的影响. 周振勇,李红波,闫向民,杜玮,张金山,卡德尔,张杨. 2016

[13]补饲水平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血液指标及其羔羊体重的影响. 张勇,郭武君,李晓梅,张昌吉,成述儒,宫旭胤,田萍,张利平. 2016

[14]共轭亚油酸在猪营养中的研究进展. 邹书通,蒋宗勇,杨琳,林映才,周桂莲,余德谦. 2004

[15]负荷时间和类型对糖代谢,脂肪供谢,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朱永和,施骏. 1997

[16]长链脂酰CoA合成酶(ACSL)的研究进展. 李庆岗,陶著,杨玉增,张博,史利华,班冬梅,张浩. 2012

[17]ACSL1基因对绵羊脂肪代谢的影响. 曹阳,金海国,于永生,张立春,曹阳. 2018

[18]脂肪来源的microRNA调控猪产仔数相关基因的预测. 肖红卫,郑新民. 2017

[19]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信号通路调控脂质代谢的研究进展. 宋淑珍,吴建平,高良霜,李宏. 2020

[20]鹅肝脏脂肪变性机制研究进展. 刘毅,何大乾.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