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新品种郑麦16、郑麦20和郑麦22的遗传基础解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剑

作者: 杨剑;王岩;胡卫国;张玉娥;王西成;曹廷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遗传基础;功能基因;抗性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24 年 008 期

页码: 69-7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解析高产广适多抗小麦新品种郑麦16、郑麦20和郑麦22的分子遗传基础,本研究利用小麦55K SNP芯片和功能基因标记对郑麦16、郑麦20和郑麦22及其亲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郑麦16和郑麦22分别与周麦22、周麦16之间的亲缘关系相近,郑麦20与周麦18之间的亲缘关系相近。周麦16、周麦18和周麦22分别含有与郑麦16、郑麦20、郑麦22的相同基因型位点占比分别为78.97%、64.99%和88.83%,相应遗传贡献率也最高,分别为46.60%、43.08%和60.96%。进一步对21条染色体进行分析表明,周麦16、周麦18和周麦22的1B、1D、2D、3A、3D、4B、4D、5A、5B、5D、6A、6D、7B和7D染色体上为亲本贡献了最多的位点。在2A染色体上,偃展4110与郑麦16、偃展4110与郑麦20、矮抗58与郑麦22相同基因型的位点占比分别为70.6%、80.4%和78.0%,推测2A染色体上存在的广适早熟相关基因被选择利用。功能标记检测结果表明,郑麦16和郑麦22聚合了Yr5、Yr30、QYr.nwafu-4BL、QYrqin.nwafu-2AL和Lr13,郑麦22携带Phs1基因,穗发芽抗性较好。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优质多抗春小麦品种克丰7号的遗传基础及动态基因库的建立. 孟兆华. 1999

[2]冬小麦新品种临丰615的选育. 董哲生,李文龙. 2006

[3]小麦抗倒性研究进展. 孟令志,郭宪瑞,刘宏伟,杨丽,买春艳,于立强,周阳,张宏军. 2014

[4]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IV.小麦相关分子标记. 韩斌,王长彪,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 2015

[5]小麦相关功能基因的全基因组电子定位及基因注释. 王长彪,韩斌,刘江,崔婷,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李亚丽,唐朝晖. 2016

[6]转Bc/和Rip基因小麦的鉴定和遗传分析. 吴成君,任贤,叶兴国,徐惠君,杜丽璞. 2005

[7]旱地小麦区试品系中抗旱高产相关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高洁,王富延,宋国琦,孔淑鑫,李玉莲,张淑娟,张荣志,李吉虎,李根英,刘鹏,李玮. 2024

[8]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Ⅱ.与小麦品质相关的功能基因. 韩斌,王长彪,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李亚莉,唐朝晖. 2015

[9]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Ⅲ.与小麦主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功能基因. 韩斌,王长彪,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李亚莉,唐朝晖. 2015

[10]小麦分子育种研究进展Ⅰ.与小麦抗逆性相关的功能基因. 韩斌,王长彪,任永康,赵兴华,董艳辉,李亚莉,唐朝晖. 2015

[11]江苏淮北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功能基因的KASP检测. 杜莹莹,顾正中,周羊梅,王安邦,杨子博,张勇. 2023

[12]江苏淮北麦区小麦育种目标的调整. 顾正中,周羊梅,夏中华,孙苏阳. 2005

[13]小麦抗条锈基因Yr6分子标记初步研究. 牛永春. 2007

[14]53个小麦品种中1BL/1RS易位系的分子检测. 魏学军,张娜,胡亚亚,王飞,彭巧慧,杨文香. 2013

[15]小麦纹枯病抗性QTL分析. 周淼平,姚金保,杨学明,张鹏,余桂红. 2020

[16]小麦幼苗纹枯病抗性评价新方法. 周淼平,姚金保,张鹏,杨学明,余桂红,马鸿翔. 2017

[17]小麦纹枯病抗性的配合力分析. 颜伟,吴纪中,蔡士宾,张仙义,吴小有. 2006

[18]澳大利亚小麦品种Sunco抗条锈病性状的遗传分析. 邹裕春,杨武云,Mark Sutherland. 2006

[19]小麦地方品种的白粉病抗性鉴定与抗性遗传分析. 宋伟,孙会改,王晓鸣,武小菲,李洪杰. 2013

[20]小麦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及抗性种质资源创新应用研究进展. 尹青云,郑王义,谢咸升,李峰,范绍强,郑晓玲.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