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病毒的分离、诊断、侵染途径和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迎捷

作者: 潘迎捷;陈明杰;汪昭月;龚胜萍;沈学仁;龚祖埙;沈菊英;陈作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菇;香菇病毒;病毒病;病毒颗粒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1992 年 04 期

页码: 7-11

摘要: 本文系统描述了香菇病毒病在菌丝体阶段和子实体阶段的各种症状。从具有典型病毒病症状的香菇菌丝体中分离出两种带毒菌株SLV-1和SLV-2的纯培养,并从这些菌丝体中纯化出一种34~35nm的球状病毒颗粒。测定结果表明,带毒菌株的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活性和对木屑培养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能力比其正常菌株明显下降。在用单双核杂交研究香菇病毒的侵染途径中,证实了性亲和性因子是控制香菇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遗传因子,并讨论了病毒感染是香菇菌种退化的主要原因。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不同通风方式下猪舍病毒颗粒分布的数值研究. 穆钰,王美芝,刘继军,马宗虎,徐鑫. 2011

[2]病毒宏基因组学分析腹泻仔猪肠道病毒群落及变异PEDV的分离和鉴定. 单同领,童光志. 2013

[3]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通过驴胎肺二倍体细胞培养继代的研究Ⅰ马传染性贫血病毒的感染及诊断用抗原的试制. 王西川,王翠兰,何兆忠. 1981

[4]侵染臭椿引起花叶和环斑病的病毒的研究. 古勤生,PieroRoggero,MarinaCiuffo,RiccardoLenzi,黄学森,李怀方. 2003

[5]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免疫的研究Ⅰ野外毒株的分离、鉴定与传代. 郑福荣,王西川,李德山,戴克珍,王翠兰. 1980

[6]蓝舌病病毒VP7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生物学特性鉴定. 王文世,孙恩成,刘霓红,杨涛,徐青元,秦永丽,赵晶,冯瑜菲,魏鹏,张翠云,李文京,吴东来. 2012

[7]双链RNA病毒的复制机制. 陈忠斌. 1995

[8]家蚕病毒病的识别与防治. 王太兴. 2009

[9]日光温室西葫芦秋延后高产栽培. 雷逢进. 2002

[10]太原地区番茄病毒病危害及其防治对策探析. 牛西午,刘桂芝,李杰林. 1995

[11]贵州烟草病毒病的主要种类及分布特点. 任锡毅,刘永翔,谭玉梅,孙成龙,黄永会,刘作易. 2014

[12]萝卜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郭景芬. 2001

[13]果树的病毒病与无病毒栽培(续I). 王际轩. 2012

[14]贵州辣椒常见病害及综合防治技术. 涂祥敏,杨红,赖卫,刘崇政,苏丹,蓬桂华. 2010

[15]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动物疫病中的应用. 杨丽娟,冉丹丹. 2013

[16]太子参病毒病及其防治技术浅析. 陈选珍,吴英兰,黄露. 2015

[17]花生品种同害抗性鉴定. 石延茂,董炜博. 2001

[18]对福建省柑桔健康栽培示范园的初步评估. 柯冲. 2001

[19]草莓病毒病及无病毒苗木的生产. 张青,贾宗凯,孙万河,孙岩,谭永君. 2000

[20]花生品种对病害抗性鉴定. 石延茂,董炜博,赵志强.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