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锯茸前后急性期反应血清蛋白含量的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婷

作者: 李婷;郭肖兰;邢秀梅;王全凯;徐超;张宇飞;王洪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梅花鹿;锯茸;急性期蛋白;血清淀粉样蛋白;结合珠蛋白;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

期刊名称: 特产研究

ISSN: 1001-4721

年卷期: 2021 年 43 卷 002 期

页码: 8-16

摘要: 家养梅花鹿每年都要经历1~2次锯茸,锯茸后鹿茸截面可形成直径1~5 cm的创口,其表面不采用任何抗炎药物处理却不引起溃烂及深层感染,并且可以快速愈合,其内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为探究梅花鹿锯茸后机体炎症变化及肽聚糖与炎症反应的关系,选取9只健康的1岁龄长有毛桃茸公鹿,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空白组(锯茸后创口不做处理)、对照组(锯茸后创口碘伏处理)和实验组(锯茸后创口碘伏+肽聚糖处理),每组3只,于锯茸后的0d、2d、4d、6d、9d、11d、20 d和22 d采集血液,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进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前白蛋白(PA)、转铁蛋白(TRF)、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SAA)和结合珠蛋白(HP)不同时间点的组内差异及同一时间点的组间差异.结果 显示,梅花鹿锯茸后血清中各蛋白含量浓度变化范围较大,个体间差异明显,不同处理方法对同一天急性期5种血清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同一种处理方法不同天数间的5种血清蛋白的含量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不同个体的部分蛋白在0~6d变化趋势相似.因此认为家养梅花鹿血清中急性期蛋白存在较大变异范围,锯茸前后血清中急性期蛋白未发现显著变化趋势,机体可能未发生明显的炎症反应,且肽聚糖处理创口未能显著影响血清急性期蛋白水平.

分类号: S825

  • 相关文献

[1]家兔乳头管灌注脂多糖诱发血清急性期蛋白的动态变化. 曹随忠,杨德英,杨永新,余树民,姚学萍,刘长松,刘宗平. 2011

[2]奶牛结合珠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刘佩雯,董伟韬,陈艳,赵晓萱,贺海健,卢挺,张全伟,张勇,刘光远. 2024

[3]牡荆水提物对蓖麻油腹泻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唐兴刚,罗胜军,袁明贵,田雅,舒柄垚,杨希,李跃龙,向蓉. 2024

[4]急性期蛋白及其用于动物健康状态的评价. 许美芳,李永明,徐子伟. 2010

[5]不同应激处理对猪血细胞参数和急性期蛋白浓度的影响. 齐珂珂,李永明,许美芳,吕金辉,徐子伟. 2012

[6]3种评价猪群健康的急性期蛋白相关性的研究. 许美芳,李永明,齐珂珂,徐子伟. 2013

[7]SAA与HP在奶牛活体和离体炎性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张世栋,董书伟,王东升,闫宝琪,杨峰,严作廷,杨志强. 2016

[8]黄芩汤治疗蓖麻油致小鼠腹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陈文露,彭新宇,康桦华,潘育方,唐兴刚,蒋顺进,黄炜乾,丁焕中,黄婷,徐志宏. 2024

[9]贫血患者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乔宏,吴春梅,管洪在,王文正. 2000

[10]喀斯特山区2个鲫鱼群体基于转铁蛋白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周其椿,安苗,王金娜,郭健康,杨兴,李建光. 2016

[11]军垦型美利奴羊的血清转铁蛋白分析. 刘守仁,王牛. 1999

[12]副猪嗜血杆菌毒力因子研究进展. 冯小明,储岳峰,贺英,高鹏程,赵萍,郭晗,樊祜卿,逯忠新. 2010

[13]牦牛转铁蛋白对小鼠巨噬细胞释放一氧化氮的影响. 李倬,胡庭俊. 2004

[14]11种鲇形目鱼的血液检测与比较分析. 龙华,陈建武,汪登强,张燕,邹桂伟,余其兴. 2006

[15]鲫血清转铁蛋白推导序列分析及空间结构预测. 龙华. 2004

[16]转铁蛋白生理功能及其动态模型. 龙华,郑英. 2004

[17]优质细毛羊的血清转铁蛋白分析. 王牛,刘守仁. 2001

[18]牦牛血清转铁蛋白的制备及应用——转铁蛋白在无血清细胞培养中的应用. 李倬,胡庭俊. 2002

[19]急性胁迫对团头鲂铁稳态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高金伟,习丙文,滕涛,陈凯,秦婷,谢骏. 2017

[20]鲤血清转铁蛋白的纯化及其与铁离子的结合特性. 龙华,曾勇,刘曼西.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