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钝化材料对白及吸收累积镉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桂华

作者: 刘桂华;吴科堰;秦松;柴冠群;吴正卓;范成五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镉;钝化材料;紫花三叉白及;富集系数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22 年 35 卷 006 期

页码: 1401-14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在镉(Cd)胁迫下,比较不同钝化材料对白及(Bletilla striata)吸收积累Cd的影响,为提高Cd污染土壤的白及种植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紫花三叉白及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添加1.5 mg/kg Cd模拟重度Cd污染土壤,施用不同钝化材料(5%硅钙肥、5%牛粪有机肥、5%玉米秸秆生物炭、5%含磷物质、5%硅钙肥+5%玉米秸秆生物炭、5%含磷物质+5%玉米秸秆生物炭、5%牛粪有机肥+5%含磷物质和5%硅钙肥+5%牛粪有机肥)后分析测定土壤的pH和Cd有效性及紫花三叉白及各部位Cd的含量.[结果]不同钝化材料中,白及地下部块茎和整株生物量增加效果以5%牛粪有机肥和5%玉米秸秆生物炭较好,与对照相比,地下部块茎生物量分别增加62.87%和59.18%,整株生物量分别增加57.36%和46.07%;土壤pH以牛粪有机肥+硅钙肥、硅钙肥+玉米秸秆生物炭和硅钙肥的较高,较对照分别提升3.84、3.70和3.67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以硅钙肥、牛粪有机肥+硅钙肥、硅钙肥+玉米秸秆生物炭处理较低,分别较对照分别低92.86%、89.29%和87.50%;白及的根系、块茎和叶中Cd含量均以牛粪有机肥+硅钙肥含量最低,降幅分别为97.60%、88.80%和95.29%.白及各部位对Cd的富集迁移能力为根系>块茎>叶片,牛粪有机肥+硅钙肥处理白及各部位对Cd的富集系数最低.[结论]施加5%牛粪有机肥和5%玉米秸秆生物炭对白及块茎的增产效果较好;5%牛粪有机肥+5%硅钙肥、5%玉米秸秆生物炭+5%硅钙肥和5%硅钙肥对重度Cd污染土壤钝化效果较佳;5%牛粪有机肥+5%硅钙肥对白及各部位阻Cd效果最好.

分类号: X53

  • 相关文献

[1]不同钝化材料对玉米吸收镉的影响及机理-大田试验. 宋正国,唐世荣,丁永祯,冯人伟,张长波. 2011

[2]田间条件下不同钝化材料对玉米吸收镉的影响研究. 宋正国,唐世荣,丁永祯,冯人伟,张长波. 2011

[3]大田条件下不同钝化剂对空心菜吸收镉的影响及机理. 丁永祯,宋正国,唐世荣,冯人伟,张长波,周莉. 2011

[4]土壤镉和砷污染钝化修复材料及科学计量研究. 李英,朱司航,商建英,黄益宗. 2019

[5]钝化材料组合对酸性土壤镉铅砷和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周青云,王辉,许超,武美燕,罗尊长,张泉,朱奇宏,朱捍华,黄道友. 2023

[6]硒肥与钝化材料组配对土壤Cd钝化及稻米Cd消减效果. 柴冠群,刘桂华,罗沐欣键,秦松,范成五. 2021

[7]不同钝化材料对酸性土壤中玉米产量及镉吸收的影响. 柴冠群,范成五,王丽,蒋亚,刘桂华,秦松. 2023

[8]不同类型水稻镉富集与转运能力的差异分析. 蔡秋玲,林大松,王果,王迪. 2016

[9]菜地土壤和蔬菜中Cd暴露的人体健康风险分析. 刘发欣,伍钧,高怀友,赵玉杰,唐亚. 2007

[10]不同类型水稻镉富集与转运能力的差异分析. 蔡秋玲,林大松,王果,王迪. 2016

[11]曼陀罗对土壤镉污染的响应及镉累积特征. 周振,张彪,杨海涛,师振亚,包环宇,苗利娟,杨素勤. 2019

[12]白银市污灌区土壤-小麦系统镉赋存特征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陈伟,王婷. 2020

[13]南方典型区域水稻镉富集系数差异影响因素探析. 李志涛,王夏晖,赵玉杰,季国华,刘瑞平,孟玲珑,宋志晓. 2017

[14]锌对镉胁迫下黄菖蒲抗氧化酶系统及富集镉的影响. 马欢欢,高峰,樊向阳,胡超,崔二苹,刘春成,莫宇,张茜. 2020

[15]镉胁迫对茶园绿肥槐叶决明“茶肥1号”的生长及吸收积累的影响. 向芬,李维,刘红艳,周凌云,丁玎,曾振. 2018

[16]水稻秸秆和蚕沙生物炭对玉米植株镉累积的影响. 张超兰,潘丽萍,覃霞. 2017

[17]6种钝化剂对糙米镉含量及镉在水稻中的转移和富集的影响. 朱丹妹,刘岩,张丽,安毅,李玉浸,秦莉,霍莉莉,林大松. 2017

[18]重金属镉(Cd)胁迫对水芹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静,赵秀侠,汪翔,卢文轩. 2015

[19]三七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富集特性研究. 李子唯,杨野,崔秀明,廖沛然,葛进,王承潇,杨晓艳,刘大会. 2015

[20]云南山区野生牛肝菌中重金属汞和镉来源分析及食用安全评估. 杨天伟,张霁,刘鸿高,王元忠.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