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白茶中EPSF类成分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解东超

作者: 解东超;戴伟东;林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年份白茶;EPSF类成分;化学结构;形成机理;保健功能

期刊名称: 中国茶叶

ISSN: 1000-3150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7-10

摘要: 近年来,白茶由于独特的风味品质及保健功能日益受到人们欢迎,贮藏一定时间后的年份白茶更是受到市场的追捧。N-乙基-2-吡咯烷酮取代的黄烷醇类(EPSF)成分作为近年来茶叶中发现的新化合物,已成为年份白茶研究的热点。本文就EPSF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白茶贮藏年份的关系、形成机理,以及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概述。

分类号: TS272.5

  • 相关文献

[1]基于代谢组学的不同贮藏年份紧压寿眉白茶化学成分分析. 孙若璠,高健健,周丹阳,谭俊峰,林智,戴伟东. 2025

[2]一种新的多糖——链霉菌多糖的分离与结构确证. 文晓芸,朱正光,林壁润,谢双大,雷林生,吴曙光. 2005

[3]氟虫腈衍生物的合成研究进展. 黄裕峰,陈连清,牛雄雷. 2016

[4]草原与荒漠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研究进展. 李露莹,宋波,陈娟,孙炳达,张桂山,邓晖,丁刚. 2018

[5]大型真菌来源鸟巢烷型二萜研究进展. 彭勤颖,邹根,高利慧,白林泉,TAN Yeeshin,吴莹莹. 2021

[6]缩合单宁的生物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彭凯,黄文,戴文因. 2021

[7]缩合单宁的生物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彭凯,王玉玺,王国霞,黄燕华. 2020

[8]玉米须多糖的研究进展. 胡瑛瑛,楼肖成,郭勇,石丽敏. 2009

[9]农药家族也有“马”. . 2014

[10]灵芝子实体中两个新的天然三萜类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郝瑞霞,张劲松,唐庆九,胡立宏,郑宗平,潘迎捷. 2006

[11]我国野生大豆的皂角苷成分研究进展. 王克晶,李向华,高桥秸也. 2020

[12]大豆皂苷化学结构及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薛鹏,赵雷,郑星,张丰香,任贵兴. 2018

[13]农药家族也有"马". . 2014

[14]云芝子实体多糖化学结构的研究. 张劲松,韩炜玮,潘迎捷. 2001

[15]梅花鹿茸多肽新成分的提取分离及其生物效应研究. 董万超,张秀莲,刘春华,张宝香,赵立波,田野. 2000

[16]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研究进展. 刘媛媛,周培荣. 2009

[17]黑玉米穗轴色素的分离及组成初探. 黄立新,张军娜,李余良,胡建广. 2010

[18]香蕉单宁的提取、结构及功能研究进展. 曾祥权,李倩倩,姜微波,杨倩,奚宇,李学杰,李岩,惠博文,李健. 2022

[19]块菌多糖的提取、结构、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 李盼,曾祥权,李倩倩,李健. 2024

[20]云芝子实体多糖(CVP)化学结构的研究(Ⅰ). 张劲松,韩炜炜. 199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