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冯爱卿
作者: 冯爱卿;陈深;汪聪颖;杨健源;封金奇;陈凯玲;陈炳;朱小源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杀菌剂;防效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55-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评价8种杀菌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防效和使用剂量,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感病品种五山丝苗为试验材料,于五山丝苗处于分蘖期时选用广东地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优势强致病型代表菌株GDXc1608进行人工喷雾法接种,分别在接菌后48 h和第1次药后7 d采用喷雾法施药防治,调查第2次药后8种杀菌剂(20%噻唑锌SC、50%氯溴异氰尿酸SP、20%噻菌铜SC、20%叶枯唑WP、5%噻霉酮SC、1.2%辛菌胺醋酸盐AS、3%中生菌素AS和21.4%络铜·柠铜AS)在常规剂量下水稻的病情指数和植株反应,评价各药剂的田间防效及水稻安全性;选取表现较好的4种药剂分别设置3个使用剂量梯度开展盆栽防治试验,筛选目标药剂的最佳使用剂量。【结果】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8种药剂中以20%噻唑锌SC的防效最好,在使用剂量为450.00mL/ha时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为71.81%,其次是21.4%络铜·柠铜AS、20%噻菌铜SC和5%噻霉酮SC,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分别为53.50%、52.00%和48.23%,但21.4%络铜·柠铜AS处理水稻植株出现轻微的药害症状;其他药剂防效均较差。药剂使用剂量盆栽筛选试验结果显示,4种药剂随用药量增加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均逐渐提高,且各药剂不同剂量间防效均差异显著(P<0.05),其中20%噻唑锌SC在使用剂量375.00~525.00 mL/ha时的防效均在77.00%以上;20%噻菌铜SC在使用剂量375.00~525.00 m L/ha时的防效均在62.00%以上;21.4%络铜·柠铜AS在使用剂量481.50mL/ha时防效为51.83%,其他试验剂量下防效均较低;5%噻霉酮SC在使用剂量37.50和52.50 mL/ha时的防效分别为49.50%和53.15%,使用剂量为22.50 mL/ha时的防效较低。【结论】20%噻唑锌SC对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目前细菌性条斑病田间应急防控的首选药剂;21.4%络铜·柠铜AS、20%噻菌铜SC和5%噻霉酮SC对细菌性条斑病也有较好的防效,可与20%噻唑锌SC交替或轮换使用,以延缓病菌产生抗药性;20%噻唑锌SC和20%噻菌铜SC推荐使用剂量均为375.00~525.00 m L/ha,21.4%络铜·柠铜AS和5%噻霉酮SC推荐使用剂量分别为481.50 mL/ha和37.50~52.50 mL/ha;应用21.4%络铜·柠铜AS防治时要严格控制浓度和注意喷施时间以避免产生药害。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7种杀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防效评价. 冯爱卿,陈深,汪聪颖,陈凯玲,封金奇,杨健源,曾列先,朱小源. 2020
[2]以人工接菌法研究杀菌剂对水稻叶瘟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董丽英,陈建晨,刘沛,刘树芳,张先闻,杨勤忠. 2024
[3]7种杀菌剂对水稻立枯病的防治效果. 董海,王疏,刘晓舟,杨皓,孙柏欣,缪建锟. 2011
[4]13种杀菌剂对水稻胡麻叶斑病防效研究. 冯爱卿,朱小源,汪聪颖,陈凯玲,封金奇,杨健源,林晓鹏,陈深. 2022
[5]糜子细菌性条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对1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白雪,陈悦,白庆荣,谷月,孙蕾,赵廷昌. 2019
[6]玉米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转化水稻的研究. 谢学文,于晶,徐建龙,周永力,黎志康. 2007
[7]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1的双右边界双元载体的构建. 许美容,夏志辉,翟文学,徐建龙,周永力,黎志康. 2008
[8]稻种材料抗细菌性条斑病性鉴定. 黄思良,李容柏,李卫民,覃丽萍,谢玲,胡春锦,李小勇,付岗. 2007
[9]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主效基因位点的遗传分析及定位. 覃丽萍,谢玲,岑贞陆. 2020
[10]水稻叶片响应细菌性条斑病侵染的转录组分析. 施力军,罗登杰,刘芳,李容柏,岑贞陆. 2019
[11]普通野生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基因的遗传分析与定位. 施力军,罗登杰,赵严,岑贞陆,刘芳,李容柏. 2019
[12]水稻抗细菌性条斑病基因挖掘与初定位. 方妍力,田传玉,苏如意,刘亚培,王春连,陈析丰,郭威,纪志远. 2024
[13]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非寄主抗性基因Rxol的双右边界双元载体的构建. 许美容,夏志辉,翟文学,徐建龙,周永力,黎志康. 2008
[14]应用免疫放射分析法鉴定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稻种. 王公金,朱献玳,陈毓苓,王法明. 1990
[15]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侵染源. 王汉荣,谢关林. 1993
[16]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抗性育种研究进展. 黄大辉,岑贞陆,张月雄,马增风,刘驰,陈英之,卢双楠,刘开勇,李容柏. 2010
[17]水稻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进展. 许美容,周永力,黎志康. 2012
[18]2013年江苏省水稻区试品种抗细菌性病害的鉴定和评价. 俞咪娜,于俊杰,尹小乐,聂亚锋,陈志谊,刘永锋. 2014
[19]我国新育成水稻品种(材料)抗病虫性与米质的评价研究. 孙国昌,闵捷,吕仲贤,朱小源,肖放华,袁筱萍,沈君辉,毛雪琴,王汉荣,赵新华,杨祁云,陈能. 2003
[20]嗜硫小红卵菌HNI-1菌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 高爱军,鲁湘,刘勇,谭新球,戴建平,张玉烛,李巳夫.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广东省不同稻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及无毒基因分析
作者:汪文娟;陈凯玲;杨健源;封金奇;朱小源;苏菁
关键词:水稻;稻瘟病菌;生理小种;优势小种;无毒基因型
-
黄芩苷对稻瘟病菌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对稻瘟病的防效
作者:梁美玲;封金奇;汪文娟;杨健源;朱小源;苏菁
关键词:稻瘟病菌;黄芩苷;附着胞;细胞程序性死亡;防效
-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抗性新品系的创制及其农艺性状分析
作者:冯爱卿;汪聪颖;苏菁;封金奇;陈凯玲;林晓鹏;陈炳;梁美玲;杨健源;朱小源;陈深
关键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o2;抗性改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农艺性状
-
优质广适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旺两优98丝苗
作者:付锦龙;李莺歌;蔡晓林;伍富根;周川广;汪聪颖;阳慧芳;朱小源
关键词:杂交水稻;旺两优98丝苗;优质;选育
-
中国水稻主产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分析及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的构建
作者:冯爱卿;汪聪颖;张梅英;陈炳;封金奇;陈凯玲;汪文娟;杨健源;苏菁;曾列先;陈深;朱小源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菌;致病型;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抗性
-
13种杀菌剂对水稻胡麻叶斑病防效研究
作者:冯爱卿;朱小源;汪聪颖;陈凯玲;封金奇;杨健源;林晓鹏;陈深
关键词:水稻;胡麻叶斑病;杀菌剂;毒力测定;防效
-
广东省侵染美香占2号的稻瘟病菌致病性及无毒基因变异分析
作者:汪文娟;苏菁;陈深;杨健源;陈凯玲;冯爱卿;汪聪颖;封金奇;陈炳;朱小源
关键词:美香占2号;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型;交配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