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氮运筹对中筋冬小麦‘临Y728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曹勇

作者: 曹勇;姬虎太;裴雪霞;宁东闲;王敏;马小飞;李晓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筋冬小麦;灌水时期;施氮;籽粒产量;蛋白质及组分;面团流变学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6 年 32 卷 27 期

页码: 42-46

摘要: 探索水分和氮肥对高产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为今后新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以山西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品种‘临Y7287’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3个灌水时期,副区为3个氮肥追施时期,对其籽粒产量、蛋白质含量和部分流变学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氮互作对该品种各项品质指标和产量影响明显。W3N3处理,‘临Y7287’小麦籽粒产量最高,为10124.48 kg/hm2,蛋白质含量14.86%、湿面筋含量34.1%、干面筋含量10.2%、面粉稳定时间368 s,蛋白质各组分比例协调。因此,W3N3处理为比较理想的水氮运筹方式。

分类号: S512.11

  • 相关文献

[1]山西小米与小麦混合粉流变学特性的分析. 张桂英,张喜文,申瑞玲,李萍,杜文娟,姜龙波. 2018

[2]收获期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陶海腾,王文亮,程安玮,段友臣,高国强,杜方岭. 2011

[3]不同省份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分析. 陶海腾,齐琳娟,王步军. 2011

[4]灌水深度对杂交稻生产中高温危害的缓解效果初探. 庞冰,刘厚敖,李红. 2006

[5]补充灌水对旱地秸秆覆盖小麦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陈伟,杨君林. 2017

[6]早春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方保停,邵运辉,岳俊芹,李向东,秦峰,王汉芳,张德奇,吕凤荣. 2012

[7]不同降雨分配年型小麦春灌1水与播期、密度的互作效应. 张丽华,姚海坡,姚艳荣,董志强,吕丽华,贾秀领. 2021

[8]灌水时期及灌水量对大豆产量及产量因子的影响. 赵晶云,任小俊,刘小荣,马俊奎. 2017

[9]灌水对节水小麦"衡观35"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阚茗溪,王艳杰,于慧玲,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王玉娇,高甜甜,曹祺,赵广才,常旭虹. 2023

[10]不同灌溉方式对冬小麦光合速率及产量的影响. 董志强,张丽华,吕丽华,李谦,梁双波,贾秀领. 2015

[11]灌水时期和比例对不同品种小麦产量及加工品质的影响. 徐凤娇,赵广才,田奇卓,常旭虹,杨玉双,王德梅,刘鑫. 2011

[12]茬口和灌水对小麦产量及个体和群体生长动态的影响. 郑海泽,张风琴,张红芳,郑彩萍. 2008

[13]灌水时期和施用硫锌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丰明,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马少康,杨桂霞. 2009

[14]灌水时期对川中丘陵区旱地紫色马铃薯产量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沈学善,屈会娟,王晓黎,黄钢,王宏. 2017

[15]施氮对蓝茎冰草种子产量及产量组分的影响. 孙铁军,李艳梅,韩建国. 2006

[16]藏北高寒草甸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对增温与施氮的响应. 宗宁,柴曦,石培礼,蒋婧,牛犇,张宪洲,何永涛. 2016

[17]施氮对不同基因型夏玉米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祥玉,张敏敏,翟丙年,李生秀. 2010

[18]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啤用大麦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金汕,董庆国,方伏荣,王仙,王钊英,郑伟,胡艳红,赵风兰,张建平. 2016

[19]不同施氮水平对青冈栎容器苗的形态和生理特性影响. 陈秋夏,王金旺,郑坚,李效文,夏海涛,贾忠奎. 2011

[20]刈割后施氮对冬小麦再生植株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王丹丹,王玉平,沈禹颖,冯成庸.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