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苋种子休眠特性及发芽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聪淑

作者: 崔聪淑;卢新雄;陈辉;王鸿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苋;种子;休眠;发芽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1 年 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 3种野生苋种子的研究结果表明 :新采收野生苋种子存在休眠现象 ;在常温条件下 ,反枝苋 (A.retroflexus L .)、凹头苋 (A. lividus L .)、刺苋 (Aspinosus L .)种子的休眠期分别为 11个月、2 8个月和 18个月 ;种皮透水不完全、种子含有发芽抑制物质 ABA是造成野生苋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改变发芽条件 ,采用变温 2 0℃ / 35℃ ,可使野生苋种子解除休眠而顺利发芽 :低温 (- 18℃ )贮存可使野生苋种子休眠期延长

分类号: S330.3

  • 相关文献

[1]贮存温度对芹菜种子休眠的影响. 高国训,王武台,吴锋,刘惠静,陈立升,王洲. 2018

[2]棉花种子休眠及破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张增为,方才臣,隋洁,张晓洁. 2011

[3]NaOH对梨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王玮,李红旭,赵明新,曹素芳,刘芬,杨瑞. 2018

[4]不同处理方式对黄冠梨种子打破休眠的影响. 王亚茹,李勇,李晓,王永博,王迎涛. 2016

[5]棉种贮藏过程中温度对发芽率和休眠的影响. 周大云,杨伟华,许红霞,王延琴,冯新爱,匡猛,侯爱玲. 2009

[6]肉苁蓉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牛东玲,宋玉霞,郭生虎,马洪爱,李苗,郑国琦,高晓原. 2006

[7]温度和赤霉素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李雪萍,李乃伟,李和平,周义峰. 2015

[8]种子(拟南芥)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制. 钟理,张莉,杨春燕,李辰琼,吴佳海. 2014

[9]温汤浸种对华北型黄瓜种子休眠的影响. 孙玉河,李怀智,霍振荣,庞金安. 2002

[10]牡丹休眠研究进展. 徐梦岚,符真珠,张和臣,武荣花. 2021

[11]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休眠特性水稻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仪春,王洋,陆敏,吴洪恺,曹栋栋. 2018

[12]生长素代谢与信号转导及其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制. 宋松泉,刘军,唐翠芳,张文虎,徐恒恒,张琪,高家东. 2020

[13]外来恶性杂草假高粱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张朝贤,黎春花,刘延,黄红娟,孟庆会,李香菊. 2008

[14]外来恶性杂草假高梁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张朝贤,黎春花,刘延,黄红娟,孟庆会,李香菊. 2008

[15]黄菖蒲种子萌芽特性研究. 付宝春,薄伟. 2012

[16]植物种子休眠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牛雨晴,许惠滨,张雨潇,连玲,蒋家焕,江敏榕,谢鸿光,朱永生,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7

[17]蔬菜类种子的休眠和解除方法. 刘彦文,李明,姚东伟. 2010

[18]低温处理砂梨果实对其种子沙藏发芽率的影响. 杨晓平,胡红菊,田瑞,陈启亮. 2008

[19]花生种子休眠性的研究进展. 周桂元,梁炫强. 2011

[20]农作物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研究. 谷贵卿,孙雨珍,刘凤琴,陈辉.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