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苋种子休眠特性及发芽方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崔聪淑
作者: 崔聪淑;卢新雄;陈辉;王鸿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野生苋;种子;休眠;发芽
期刊名称: 种子
ISSN: 1001-4705
年卷期: 2001 年 0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对 3种野生苋种子的研究结果表明 :新采收野生苋种子存在休眠现象 ;在常温条件下 ,反枝苋 (A.retroflexus L .)、凹头苋 (A. lividus L .)、刺苋 (Aspinosus L .)种子的休眠期分别为 11个月、2 8个月和 18个月 ;种皮透水不完全、种子含有发芽抑制物质 ABA是造成野生苋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 :改变发芽条件 ,采用变温 2 0℃ / 35℃ ,可使野生苋种子解除休眠而顺利发芽 :低温 (- 18℃ )贮存可使野生苋种子休眠期延长
分类号: S330.3
- 相关文献
[1]贮存温度对芹菜种子休眠的影响. 高国训,王武台,吴锋,刘惠静,陈立升,王洲. 2018
[2]棉花种子休眠及破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张增为,方才臣,隋洁,张晓洁. 2011
[3]NaOH对梨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 王玮,李红旭,赵明新,曹素芳,刘芬,杨瑞. 2018
[4]不同处理方式对黄冠梨种子打破休眠的影响. 王亚茹,李勇,李晓,王永博,王迎涛. 2016
[5]棉种贮藏过程中温度对发芽率和休眠的影响. 周大云,杨伟华,许红霞,王延琴,冯新爱,匡猛,侯爱玲. 2009
[6]肉苁蓉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初步研究. 牛东玲,宋玉霞,郭生虎,马洪爱,李苗,郑国琦,高晓原. 2006
[7]温度和赤霉素对薰衣草种子发芽的影响. 李雪萍,李乃伟,李和平,周义峰. 2015
[8]种子(拟南芥)休眠与萌发的调控机制. 钟理,张莉,杨春燕,李辰琼,吴佳海. 2014
[9]温汤浸种对华北型黄瓜种子休眠的影响. 孙玉河,李怀智,霍振荣,庞金安. 2002
[10]牡丹休眠研究进展. 徐梦岚,符真珠,张和臣,武荣花. 2021
[11]人工老化处理对不同休眠特性水稻种子生理特性的影响. 王仪春,王洋,陆敏,吴洪恺,曹栋栋. 2018
[12]生长素代谢与信号转导及其调控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分子机制. 宋松泉,刘军,唐翠芳,张文虎,徐恒恒,张琪,高家东. 2020
[13]外来恶性杂草假高粱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张朝贤,黎春花,刘延,黄红娟,孟庆会,李香菊. 2008
[14]外来恶性杂草假高梁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张朝贤,黎春花,刘延,黄红娟,孟庆会,李香菊. 2008
[15]黄菖蒲种子萌芽特性研究. 付宝春,薄伟. 2012
[16]植物种子休眠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牛雨晴,许惠滨,张雨潇,连玲,蒋家焕,江敏榕,谢鸿光,朱永生,蔡秋华,谢华安,张建福. 2017
[17]蔬菜类种子的休眠和解除方法. 刘彦文,李明,姚东伟. 2010
[18]低温处理砂梨果实对其种子沙藏发芽率的影响. 杨晓平,胡红菊,田瑞,陈启亮. 2008
[19]花生种子休眠性的研究进展. 周桂元,梁炫强. 2011
[20]农作物种子发芽试验方法研究. 谷贵卿,孙雨珍,刘凤琴,陈辉.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栽培羊肚菌培养菌丝生长的形态特征
作者:田瀚吉;高晓杰;余建平;余梅;陈群;陈辉;杜军华
关键词:羊肚菌;菌核;菌丝融合;厚垣孢子;3D合成影像;超微结构
-
不同温度对羊肚菌淀粉代谢的调控研究
作者:白静;李欣苹;赵怡然;陈辉;张津京
关键词:羊肚菌;淀粉酶活;淀粉含量;基因表达
-
中国珍稀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作者:董浩然;于海龙;周峰;陈辉;陈美元;张敏;唐杰;谭琦
关键词:珍稀食用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栽培模式
-
秦川牛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体系优化
作者:冯贤辀;陈辉;贾永宏;刘松奇;温飞;郭松茂;韩帅琪;胡建宏
关键词:秦川牛;皮肤组织;成纤维细胞;组织块培养法;酶消化法
-
珙桐叶绿体基因组同义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作者:罗永坚;王茹;赵仁菲;卢新雄;尹广鹍;邓志军
关键词:珙桐;同义密码子偏好性;最优密码子;叶绿体基因组;氨基酸
-
不同氮含量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和碳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津京;卓馨怡;冀浩;郝海波;岳一鸿;王倩;肖婷婷;陈辉
关键词:大球盖菇;氮源;纤维素酶;基因表达
-
一步式QuEChERS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检测豇豆和芒果中22种农药残留
作者:仝凯旋;夏寒;李建勋;谢瑜杰;吴兴强;范春林;陈辉
关键词:一步式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农药残留;豇豆;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