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与丛枝菌根真菌联用对镉固化效果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普东伟

作者: 普东伟;邱亮;周巧红;梁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生物炭;重金属污染;生物修复

期刊名称: 环境科学与技术

ISSN: 1003-6504

年卷期: 2023 年 46 卷 001 期

页码: 56-6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炭因其制备简易、经济高效等优点被视为目前最有效的土壤修复剂之一.但单独使用生物炭进行土壤修复的实际应用中存在瓶颈,并且过度使用生物炭对植物有毒害作用.使用生物炭与其他修复方式联用是一种能有效发挥生物炭优势并且减少其弊端的理想修复手段,丛枝菌根真菌作为土壤中与植物接触最紧密的微生物,具有降低重金属迁移性、提高植物抗重金属胁迫的能力,但如果作为外源微生物进入土壤,其生长会受到一定限制,影响其修复效率.该研究将常被用于土壤重金属修复的生物炭和可提高植物重金属胁迫能力的丛枝菌根真菌联用,研究该联用体系对土壤Cd的固化性能和以及对生菜Cd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生物炭与丛枝菌根真菌联用能够降低土壤中可交换态Cd的比例,可交换态Cd比例由CK组62.9%降低至43.22%,剩余态比例上升至15.61%,Cd的迁移性显著降低.土壤CaCl2浸提Cd浓度显著降低,Cd的生物利用性显著下降.此外,生物炭与丛枝菌根真菌联用可以显著增加植物生物量和根长,增加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同时减少植物体内MDA含量,植物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研究结果可为生物炭与丛枝菌根真菌联用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分类号: X53

  • 相关文献

[1]丛枝菌根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进展. 王玲,王发园. 2012

[2]酵母耐铜基因CUP1改良荧光假单胞菌耐铜性研究初报. 吴圣进,何勇强. 2007

[3]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串丽敏,赵同科,郑怀国,赵静娟,张晓静,谭翠萍,李光达. 2014

[4]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物修复防治对策——以粤北矿区为例. 刘永贤. 2016

[5]不同螯合剂处理下黑麦草对重金属Pb、Cr、Hg的吸收作用研究. 李双喜,吕卫光,郑宪清,袁大伟. 2010

[6]蔬菜重金属污染的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刘吉振,张谊模,李燕,张洪成,向华丰,徐卫红. 2009

[7]重金属环境污染修复技术研究和应用进展. 王莹,宋志峰. 2024

[8]墨汁鬼伞对重金属铅离子的耐受与富集作用及其在铅离子胁迫下的差异表达蛋白鉴定. 魏运民,李巧玲,胡留杰,廖敦秀,谢成建,杨星勇. 2016

[9]生物炭固定化菌剂对毒死蜱污染土壤的修复及小白菜品质的改善. 董成,冯发运,马丽雅,生弘杰,余向阳,陈静,葛静. 2024

[10]铁改性生物炭-凹凸棒石载体固定化菌剂制备及其对氯苯污染土壤修复作用. 李文章,胡亚茹,李法云,王玮,张继宁,郭琴. 2024

[11]生物炭/石灰混施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应. 戴思睿,李莲芳,秦普丰,朱昌雄,叶婧,耿兵,刘雪,李红娜,李峰. 2021

[12]水作和旱作施用改良剂对蕹菜-土壤系统中铅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差异. 李敏,朱娜,杜应琼,王富华,李嘉琳,陈永坚. 2017

[13]生物炭在重金属污染领域应用的文献计量分析. 沈涛,赵宽,闫媛媛,刘志刚,徐爱爱,肖新,赵文瑞,刘鹏. 2024

[14]希瓦氏菌的研究进展. 商宝娣,杨星,李正友,张效平. 2015

[15]浅海养殖环境复合生态净化菌群的筛选及其净化功能研究. 李洪鹏,李秋芬,张艳,李筠. 2009

[16]条斑紫菜对胶州湾湿地浅海富营养化状况生物修复效果. 陈聚法,赵俊,过锋,张艳,夏斌. 2012

[17]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试验研究. 赵江,臧波,杨利. 2008

[18]果园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摘要)(英文). 王宝申,王炳华,高树青,刘秀春,高艳敏,陈宝江,杨华. 2009

[19]2种挺水植物治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曾爱平,刘洪见,徐晓薇,姚丽娟. 2009

[20]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菌群-植物联合修复效应研究. 毛健,杨代凤,刘腾飞,范君,孙灵湘.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