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米品种氮素利用率差异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书萍

作者: 张书萍;常程;刘晶;赵海岩;王建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素水平;玉米;产量;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09 年 04 期

页码: 12-15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试验选用辽单565、先玉335、郑单958、丹玉2166、丹玉39等5个玉米品种,每个品种设4个氮素水平处理。经农艺、生理性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就同一玉米品种而言不同氮素水平对各个性状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同一品种株高、穗位变化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变化基本稳定。辽单565、郑单958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百粒重之间差异很大;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光合速率有上升的趋势;叶面积指数有下降趋势,不同氮素水平间其差异较大;不同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不同,随氮素的变化,差异也较大;辽单565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产量差异不显著,其次是丹玉39,而先玉335、郑单958、丹玉2166不同的氮素水平间产量达显著水平,说明辽单565和丹玉39属于对氮素利用较高的品种。

分类号: S513.062

  • 相关文献

[1]氮素水平对茶树重要农艺性状和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 李海琳,王丽鸳,成浩,韦康,阮丽,吴立赟. 2017

[2]种植模式和施氮水平对威芋3号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芶久兰,孙锐锋,何佳芳,秦松,肖厚军,周瑞荣,袁玲. 2011

[3]供氮水平及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菠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李鹏,李玉浸,杨殿林,王志勇,庞凤梅. 2008

[4]氮素水平对不同穗型水稻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方秀琴,都兴林,刘曼玲. 2005

[5]播种期·密度及氮素水平对直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童中全,崔婷,邹自峰,涂赛军,袁伟,冯妹,吴明,李湘林,李超. 2021

[6]在不同氮素水平下接种根瘤菌对春大豆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姬月梅,赵志刚,罗瑞萍,连金番. 2016

[7]氮素水平对日光温室枸杞枝条基质栽培西瓜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冯海萍,李玉霞,杨冬艳,谢华,裴红霞. 2018

[8]大化县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初探. 李玲,刘永贤,韩烨君. 2010

[9]玉米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石志斯,陈辉云,莫云锦,张宗急. 2015

[10]不同种植密度与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赵杨,杨德光,钱春荣,王俊河,史晓璐,徐晓波. 2013

[11]桂中地区玉米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杨武兴,刘永贤,秦祖臻,陈仁钦,黄家训,陆春燕. 2012

[12]广西大化县玉米间套种大豆新品种试验研究. 韦玉坚,韦春琴,韩烨君,刘永贤. 2013

[13]桂中地区十二个玉米品种与‘正大619’的对比试验. 刘永贤,韦培炎,陈仁钦,秦祖臻,罗丽玲. 2012

[14]不同水氮调控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吕凤华,张丽华,赵洪祥,蔡红梅,管俊,张淑艳,高士波,杨洪亮,邱菊. 2012

[15]种植密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孙扣忠,王春云,耿安红,王伟义,崔必波. 2017

[16]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倪正斌,孙扣忠,孙红芹,万林生,孙明法. 2017

[17]不同玉米品种间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性. 宁朝辉,董喆,张丽妍,郑伟,边丽梅,郝春雷,张昊,孟繁盛. 2014

[18]长治旱区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筛选. 芦明,张文忠,王慧慧,连培红,申海斌. 2018

[19]山东省褐土土壤容重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韩成卫,孔晓民,宋春林,吴秋平,曾苏明,蒋飞,孙泽强. 2017

[20]不同套种模式甘薯与糯玉米的农艺性状及产量. 张敬忠.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