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化食品中的杂环类挥发性成分及其形成机理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蔡心如
作者: 蔡心如;刘敬科;生庆海;赵巍;张爱霞;刘莹莹;刘晶;李朋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膨化食品;杂环类挥发性成分;检测;形成机理
期刊名称: 粮食与饲料工业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26-30,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膨化技术可以改善农产品的物理特性和风味品质,对农产品加工具有重要意义。该技术能够形成大量的杂环类香气成分,而杂环类香气成分是形成膨化食品烘烤香和甜香的重要分子基础,具有呈香阈值低、呈香特性丰富的特点。然而,杂环类香气成分含量低、种类多、结构相似,不容易被检测到,因此在食品香气研究中缺乏关注。文章综述了膨化食品的优点及其杂环类香气成分,并对杂环类香气成分的检测及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为膨化食品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号: TS207.3
- 相关文献
[1]IC-ICPMS联用技术在膨化食品溴形态分析中的确证检测. 戴骐,林晓娜,吴艳燕. 2011
[2]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膨化食品中日落黄 胭脂红 亮蓝. 付复华. 2007
[3]韩国油果的生产工艺. 沈晓君,唐敏敏,陈卫军,赵松林,柳基兴. 2014
[4]加工参数对挤压膨化食品膨胀度的影响. 赵学伟,魏益民. 2008
[5]木薯叶膨化食品加工参数的研究. 高超,吕飞杰,台建祥,陈晓明,李开绵. 2011
[6]美国FDA即将公布香辛料的风险资料. 张春江. 2013
[7]ICP-MS测定膨化食品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评估. 张之鑫,王莹,王巍巍,蔡玉红. 2018
[8]我国膨化食品加工技术概况与发展. 谢焕雄,王海鸥. 2006
[9]农业面源污染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黄东风,王果,陈超. 2006
[10]无核黄皮的形成机理及主要品种. 赵向阳. 2004
[11]水产品异味物质形成机理、检测及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杨玉平,熊光权,程薇,乔宇,廖涛,林若泰,李小定,吴文锦. 2009
[12]典型名优绿茶香气化学研究进展. 孙灵湘,董明辉,顾俊荣,杨代凤,王梅馨. 2019
[13]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复合物的形成机理研究. 吴云波,程志先,黄建颖. 2018
[14]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的直链淀粉风味分子包合物形成机理的研究. 冯涛,刘芳芳,荣志伟,庄海宁,刘轶. 2015
[15]认知视角下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的形成机理及实证检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分析框架. 赵向豪,陈彤,姚娟. 2018
[16]葵花籽油中吡嗪类风味化合物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芙蓉,范家琪,沈海亮,杨雅利,郭玉蓉. 2020
[17]不饱和脂肪酸经氧化反应形成反式脂肪酸机理研究进展. 姚梦莹,梁倩,崔岩岩,黄午阳,郑晓燕,张伟敏. 2020
[18]肉制品中亚硝胺控制的研究进展. 杨慧娟,谭芦兰,唐宏刚,肖朝耿,叶梦迪,谌迪,卢文静,陈黎洪. 2019
[19]Amadori化合物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宋莹蕾,罗成,曾海龙,饶月亮,余迎利,万茵,付桂明. 2017
[20]中国血竭基源植物的研究与利用. 郑道君,谢良商,王盈,张治礼,张文.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作者:张书萍;赵海岩;肖万欣;刘晶;张洋
关键词:玉米;氮素;密度;叶绿素荧光
-
添加小米对老面发酵小麦面团的微生物多样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俊利;赵巍;张爱霞;李朋亮;任素芬;刘敬科
关键词:老面;小米;微生物多样性;质构;比容
-
甜酒曲发酵小米酒精饮料工艺优化及其品质分析
作者:张瑞;刘敬科;刘俊利;常世敏
关键词:小米;甜酒曲;发酵酒精饮料;活性成分;抗氧化;挥发性风味
-
复合冷冻改良剂对小米老面馒头品质的影响
作者:翁金通;生庆海;刘敬科;刘俊利;李少辉;赵巍
关键词:冷冻改良剂;馒头;质构特性;比体积
-
脂质热解形成的挥发性成分及途径研究进展
作者:赵志程;赵巍;张爱霞;刘敬科;生庆海;李朋亮
关键词:脂质;脂质热解;挥发性成分;影响因素
-
基于全自动顶空固相微萃取箭型-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老面小米馒头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
作者:张世雄;刘敬科;王志新;刘俊利
关键词:老面;小米馒头;挥发性成分;固相微萃取箭型;气相色谱-质谱法
-
湿热处理对豆粉营养品质及面团物化特性的影响
作者:李少辉;张柳;生庆海;张爱霞;赵巍;李朋亮;刘敬科
关键词:湿热处理;杂豆;营养品质;糊化特性;水分分布;热机械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