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杂种优势退化原因及解决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燕

作者: 李燕;顾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杂种优势;退化;原因;解决方法

期刊名称: 现代农业科技

ISSN: 1007-5739

年卷期: 2017 年 16 期

页码: 46-47

摘要: 世界上高粱的杂种优势利用始于1933年,目前,我国高粱杂交种种植面积占高粱种植总面积的70%。但随之出现了杂交高粱退化的问题,其原因一是制种过程中的生物学混杂;二是不育系小花的败育和杂交一代小花不实,以及亲本本身杂合基因的分离等。解决的办法是首先应三系同时提纯,把配合力和性状典型性作为提纯选择的中心环节;另外,就是用中国高粱转育不育系可减轻小花败育,即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降雨、光照、土壤水分和肥力,也可以减轻小花败育和小花不实的问题。

分类号: S514

  • 相关文献

[1]黑土退化原因及对策. 岳杨,郑永照,秦裕波,高玮,夏海丰,孟令斌. 2016

[2]春播高粱造成出苗不全的原因与防治对策. 石贵山,刘洪欣,包淑英,王江红,王佰众,王鼐. 2009

[3]两系高粱杂种优势分析. 刘海军,尹颛斌,叶桃林. 2000

[4]饲料新秀-高丹草. 杨俊卿. 2000

[5]高粱的杂种优势与同工酶. 张维强,张纯慎,唐秀芝,李兴桥,苏益民. 1981

[6]高粱抗旱性状的变异系数与杂种优势. 侯荷亭,侯旭东,仪治本,王良群. 1997

[7]高淀粉高粱种质筛选及其研究利用. 程庆军,张福耀,赵威军,常玉卉,田承华,高海燕,高鹏,张桂香. 2010

[8]高粱296B固定杂种优势能力研究. 张福耀,李三棉,孟存刚,阎喜梅,白羊年. 1991

[9]高粱生育期的遗传分析. 杨伟光. 1989

[10]高粱基因组DNA胞嘧啶甲基化在杂交种和亲本间差异研究. 仪治本,孙毅,牛天堂,梁小红,刘龙龙,赵威军,李炳林. 2005

[11]春播早熟区高粱杂种优势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 陈冰嬬,于淼,葛占宇,李洪奎,黄炎,李海青,石贵山,谢利,徐宁,闫峰,高士杰,周紫阳,王鼐. 2023

[12]高粱叶角遗传研究. 周紫阳,赵雪梅,李光华,石贵山,王江红,马英慧. 2006

[13]1970s—2000s中国高粱杂交种亲本遗传距离演变的SSR分析. 王瑞,王金胜,张福耀,程庆军,田承华. 2015

[14]42份高粱亲本的聚类分析. 高彦东,陈悦. 2001

[15]高粱籽粒蛋白质及其组份的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孔令旗,张文毅,李振武. 1992

[16]中国杂交高粱的研究与利用(综述). 高士杰,韩少颖. 1993

[17]生长素与高粱杂种优势关系分析. 商靖,逄洪波,王兰兰,李雪梅,王艳秋,李玥莹. 2023

[18]高粱高单宁三交种在抗鸟制种中的应用. 龙文靖,刘天朋,万年鑫,李元,向箭宇,丁国祥,赵甘霖,赵冰冰,倪先林. 2022

[19]高粱亲本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的关系. 侯荷亭,壮志宏,赵根弟. 1995

[20]我国高粱育种研究进展. 刘海军,曾贤杰,尹颛斌.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