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植物学》的创译及其科学传播意义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雁冰

作者: 孙雁冰;惠富平

作者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

关键词: 科技翻译;科学传播;李善兰;《植物学》;晚清时期

期刊名称: 农业考古

ISSN: 1006-2335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157-1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晚清时期,中国学者李善兰等人编译的《植物学》一书在中国植物学史及中西方科技交流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产生了巨大的科技文化影响。该书的编译成功有多种因素,但最关键的是李善兰其汉译的过程中,发挥其译者主体性的作用,利用创译法完美表达出重要植物学名词的科学含义及文化意味,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传播。

分类号: Q94-5%K252%H059

  • 相关文献

[1]《救荒简易书》所见之农业技术减灾措施. 王昇. 2016

[2]动物营养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基于中文期刊的数据分析(1900-1949). 陈加晋,李群. 2019

[3]基因编辑作物发展中科研人员的科普责任分析及能力建设对策. 陈玉冲,蒋显斌. 2019

[4]科技英语NP_1beNP_2句的汉译. 方洪民,李冠,王彩红,阮刘青. 2015

[5]繁荣翻译评论;促进译著出版健康发展. 冯志杰. 2000

[6]科技汉语动词谓语否定的英译转移. 方洪民. 2012

[7]科技英语NP_1 be NP_2句的汉译. 方洪民,李冠,王彩红,阮刘青. 2015

[8]科技“是”字句的英译. 方洪民,孙鹤荣. 2010

[9]科技汉译英谓语动词的转换翻译. 方洪民,王磊. 2011

[10]浅谈生态翻译理论对科技翻译的启示. 阿岩·米尔卡马力. 2020

[11]汉英科技翻译中定冠词“the”的具体用法. 刘洪霞,刘世田,刘纪鹏. 2007

[12]英汉科技翻译中“it”的具体译法. 刘洪霞.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