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与技术:清代花谱的生成与传播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爽
作者: 刘爽;惠富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清代;花谱;文本;技术;传播
期刊名称: 中国农史
ISSN: 1000-4459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23-3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SCI
摘要: 清代花谱目前所见应为146部,较之明代花谱在菊花、兰花、月季三种专谱数量上大为增加。《广群芳谱》与《花镜》开拓了花谱创作的两种路径:一是朝廷官方提供的"厚民资生"的宏观价值导向;二是民间士人形成的"大而经济,微而理学"的价值旨趣。花谱文本受到了政治关涉、学术演进、个人兴趣的立体塑造,呈现出旨趣各异的文本形态。花谱技术实际上形成于士人园圃的地方性微观知识,花谱对园艺技术的实录往往滞后于技术的产生;花谱技术受制于悦目怡情、名花情结的审美标准,存在重文轻图的局限,现代学者在"科学想象"的语境下,对花谱文本进行增删改造,从侧面印证了花谱技术的缺憾;花谱置身于士士相因、士农相隔、士商相间的阶层交际网络中,其技术的交流、更新与传播终归无法突破阶层界限,亦难于走向近代转型。
分类号: K249%S68-09
- 相关文献
[1]清代玉米、番薯在广西传播问题再探——兼与郑维宽、罗树杰教授商榷. 李昕升,王思明. 2018
[2]“中间经济”的前奏:清代贵州纺织业的技术移植. 刘爽. 2022
[3]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移民过程考探. 云和义. 2012
[4]清代苏南学田与庙田的捐赠态势——以地方志为中心的探讨. 葛小寒. 2016
[5]清代皇帝害虫观念及其实用理性——以《清实录》为中心. 王昇,严火其. 2016
[6]清代“彩帨”的形制与图案. 梁惠娥,李坤元. 2016
[7]清代番薯在江西的引种和推广. 李昕升,王思明. 2016
[8]论清代湘西农业的开发. 陈明,王思明. 2017
[9]清代“近水居民与水争地”之风愈演愈烈原因探析——以直隶、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和广东八省为中心考察. 张祥稳,惠富平. 2009
[10]清代华茶外销对欧洲茶产业的影响. 刘馨秋,王思明. 2017
[11]论清代湘西农业的开发. 陈明,王思明. 2017
[12]清代鄂西山区的美洲作物种植. 刘爽. 2021
[13]清代京西稻的形成与发展. 李增高,洪立芳,李向龙. 2016
[14]器不如人乎——清代弓箭制作技艺与战例运用研究. 卢勇,任思博. 2022
[15]清代武陵民族地区稻作的生产、流通与消费. 杨鹏. 2024
[16]清代澳门茶叶贸易衰落之分析. 刘馨秋,冯卫英,姜爱芹,房婉萍,朱自振,黎星辉. 2010
[17]清代热心水利的陈宏谋. 张芳. 1993
[18]康熙御稻的育成与推广. 李增高. 2005
[19]清代苜蓿栽培利用刍考. 孙启忠,柳茜,陶雅,李峰,徐丽君. 2019
[20]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历程及意义. 蒋慕东.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固原黄牛不同部位肌肉组织代谢组学分析
作者:王中波;刘爽;贺丽霞;冯雪;杨梦丽;汪书哲;刘源;冯兰;丁晓玲;冀国尚;杨润军;张路培;马云
关键词:固原黄牛;非靶向代谢组学;风味;不饱和脂肪酸;分子育种
-
庐山云雾茶机械化加工技术及品质分析
作者:王伟伟;黄纪刚;杨丽娟;陈艳;江新凤;刘爽;江和源
关键词:庐山云雾茶;机械化;加工技术;品质特征;化学成分
-
紫马铃薯皮粉对黑水虻幼虫生长性能、废弃物消减率、虫体营养组分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作者:郝建伟;苏艳玲;赵佳;李松龄;刘爽
关键词:紫马铃薯皮粉;猪粪;黑水虻幼虫;肠道微生物
-
基于大刍草渗入系的玉米抗旱优异等位基因挖掘
作者:刘爽;李珅;王东梅;沙小茜;何冠华;张登峰;李永祥;刘旭洋;王天宇;黎裕;李春辉
关键词:玉米;大刍草;渗入系;抗旱;转录组分析
-
奶牛乳房炎三种主要链球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叶方钰;刘爽;王权;戚雪芹;张传印;谢雨芮;潘翠玲;蒋蔚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多重PCR
-
论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动植物纤维业经营与环境的兼容
作者:俞智法;惠富平
关键词:明清时期;贵州;土司区;纤维业
-
牛支原体脂蛋白LppB的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对天然蛋白识别分析
作者:黄志成;白宇彤;陈胜利;李章程;兰仕梅;李延召;刘爽;郝华芳;刘冠慧;储岳峰
关键词:牛支原体;脂蛋白;LppB;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