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栖菜水提物-鱼明胶复凝聚反应表征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棋

作者: 谭棋;张名位;马永轩;郝娟;张瑞芬;池建伟;黄菲;贾栩超;董丽红;马勤;邓梅;赵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羊栖菜水提物;复凝聚反应;微胶囊;花色苷

期刊名称: 现代食品科技

ISSN: 1673-9078

年卷期: 2023 年 39 卷 011 期

页码: 168-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羊栖菜水提物(Sargassum fusiforme Aqueous Extract,SFE)富含多糖和多酚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食品配料在健康食品中应用.除营养健康功能外,SFE能否作为不稳定营养素的包埋材料,保障食品功效和安全.基于此,该研究为评价SFE的封装特性,探究SFE和鱼明胶蛋白(Fish Gelatin,FG)二者在室温下的复合凝聚反应规律.在不同质量比和pH条件下,通过追踪体系Zeta电位、粒径、浊度的变化规律,并对比分析其产物的红外特征图谱,明确SFE和FG复合凝聚反应的合适条件.研究结果表明,SFE表面带有大量的负电荷,且随着pH的降低而增多;SFE可与带正电的FG发生复合凝聚反应,并确定了复合凝聚反应最佳条件为SFE:FG(1:3,m/m)、pH值4.2,此时SFE-FG复聚物产率高达83.73%;在此条件下,进一步发现壁材总质量分数为1%、芯壁比为2:8时,具有较好的花色苷包埋率,高达91.84%.说明SFE-FG复聚物作为包埋材料,具有良好的包埋作用,可作为微胶囊壁材的天然材料.

分类号: TS254.1

  • 相关文献

[1]乳清蛋白与多糖复合凝胶制备微胶囊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张予心,蔡丹,宋秋梅,张晓磊,武岩峰,朴春红,刘景圣,王玉华. 2015

[2]微胶囊陈皮软糖的制备和工艺研究. 张岩,吴继军,徐玉娟. 2012

[3]纳豆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稳定性. 张杰,葛武鹏,杨希娟,党斌. 2017

[4]沙棘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刘光宪,周巾英,祝水兰,熊慧薇,冯健雄. 2017

[5]农药微胶囊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郭雯婷,崔蕊蕊,庄占兴,左文静,主艳飞,高继跃. 2017

[6]超声法制备肉豆蔻油微胶囊的工艺优化. 周佳君,李超. 2013

[7]乳化剂对乙草胺微胶囊悬浮剂形成的影响. 郭雯婷,路福绥,庄占兴,李慧,李伟. 2010

[8]乳化凝聚法制备维生素B_1微胶囊工艺的研究. 吴格天,徐子伟,许梓荣. 2006

[9]微胶囊技术原理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刘殿林,崔宏宇. 1999

[10]微胶囊化疫苗壁材的研究进展. 龚建森,吕晓娟,刘学贤. 2007

[11]南极磷虾虾青素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赵永强,谈俊晓,李来好,杨贤庆,魏涯,岑剑伟,李春生. 2019

[12]香薷挥发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研究. 李超,陈尚龙,崔珏,刘全德. 2013

[13]鸡肉香味料微胶囊包埋技术. 崔海辉,谌迪,张子睿,吴清盛,茅小燕,卢文静,唐宏刚,孟祥河,肖朝耿,刘雪峰,张建成. 2019

[14]分蘖洋葱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品质. 何畅,李达,高岩松,刘佳彤,苏颖,王景会. 2021

[15]复合凝聚法制备绿咖啡油微胶囊及其性能. 谭睿,申瑾,董文江,章中,龙宇宙,胡荣锁,陈治华,蒋快乐. 2020

[16]蛋黄卵磷脂微胶囊贮藏稳定性研究. 唐宏刚,陈伊凡,李欢欢,张晋,肖朝耿,任发政,陈黎洪,程雅锦. 2020

[17]沙棘果油微胶囊化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表征. 石佳,于明晓,徐昊,赵伟学,徐磊,张国坤. 2020

[18]叶黄素微胶囊化研究. 王闯,宋江峰,李大婧,刘春泉. 2011

[19]椰子油纳米微胶囊的性质表征及体外缓释分析. 阚金涛,弓淑芳,王媛媛,宋菲,沈晓君. 2022

[20]那他霉素微胶囊层层组装体系优化及释放行为. 刘伟成,卢彩鸽,巨修练,杨万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