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乳酸菌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磊
作者: 刘磊;汪浩;张名位;张雁;张瑞芬;唐小俊;邓媛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龙眼果浆;乳酸菌;发酵;挥发性风味物质;总酸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15 年 48 卷 20 期
页码: 4147-41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建立龙眼乳酸菌发酵的优化工艺条件,明确乳酸菌发酵前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变化,为龙眼功能性饮料的开发提供指导。【方法】采用梯度浓度驯化法将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1﹕1)依次接入到含60%、70%、80%、90%(质量分数)龙眼果浆和10%脱脂乳的混合物中进行驯化,分析驯化过程中龙眼果浆酸度和p H的变化;以总酸为指标,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优化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的工艺条件,建立包括发酵时间、发酵温度、脱脂奶粉添加量和接种量的4因素回归模型;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分析龙眼果浆发酵前后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变化。【结果】(1)经过梯度浓度驯化后,得到了能在高浓度龙眼果浆中发酵的乳酸菌,经过12 h发酵,90%龙眼果浆的酸度由9.5oT升至104.4oT,p H由7.12降至4.44,其酸度显著高于60%和70%的龙眼果浆(P<0.05),而p H与60%、70%和80%龙眼果浆无显著差异(P>0.05)。(2)经回归模型并结合验证试验,确定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45℃、脱脂奶粉添加量5%、接种量3%。在该条件下,龙眼果浆的酸度由发酵前的9.5oT升为105.1oT,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2%,可用于实际生产中预测。(3)龙眼果浆经乳酸菌发酵后其挥发性风味物质发生了显著变化。共有53种挥发性物质被检测出,其中萜烯烃类15种、醇类6种、酯类18种、酮类7种、醛类3种、酸类2种以及其他类2种。与发酵前相比,龙眼果浆发酵后新产生了18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发酵后醇类、醛类、酯类、酮类和酸类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含量呈增加趋势,而萜烯烃类含量呈降低趋势。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主要挥发性风味物质为乙醇25.68μg·g-1、4-(1-甲基乙基)-苯甲醇2.42μg·g-1、乙醛1.95μg·g-1、苯甲醛1.25μg·g-1、乙酸乙酯2.19μg·g-1、苯甲酸甲酯1.05μg·g-1、水杨酸甲酯1.93μg·g-1、3-羟基-2-丁酮1.085μg·g-1、反式-罗勒烯97.81μg·g-1、别罗勒烯1.923μg·g-1、乙酸1.84μg·g-1,其中苯甲醛和乙酸乙酯由发酵产生,乙醇、乙醛、别罗勒烯及乙酸经发酵后含量增加。【结论】乳酸菌发酵显著增加龙眼果浆的总酸及挥发性风味物质,通过优化控制发酵条件,可以开发风味独特的龙眼乳酸菌饮料新产品。
分类号: TS275.4
- 相关文献
[1]乳酸菌发酵对龙眼果浆中糖和酚类物质的影响. 冉玉兵,刘磊,张名位,汪浩,黄菲,林耀盛. 2017
[2]滴定法测定发酵樱菜中总酸的不确定度评估. 华晶忠,李姝睿,马虹,王嵩,刘笑笑. 2019
[3]发酵及贮藏期影响酸菜品质的因素. 张锐,王琛,张晓黎,吴兴壮,高雅. 2020
[4]恩施鲊广椒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雷炎,马佳佳,雷敏,赵楠,郭壮,张振东,赵慧君. 2019
[5]乳酸菌与酵母菌互作对萝卜泡菜发酵进程及风味品质的影响. 黄玉立,葛黎红,马思尧,梅源,卢伟,赵楠. 2024
[6]益生菌发酵猕猴桃果渣饮料及其营养品质与风味分析. 张丽萍,刘瑞玲,孟祥红,吴伟杰,陈杭君,郜海燕. 2022
[7]产脂肪酶乳酸菌对新疆传统奶酪脂肪酸及风味的影响. 李宇辉,王俊钢,刘成江,许先猛,李晓楠. 2022
[8]宁夏菜心不同部位发酵理化品质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分析. 陆胜勇,肖更生,罗文珊,徐玉娟,吴继军,余元善,李璐. 2022
[9]鸡肉和黄豆混合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氨基酸与风味变化规律. 龙正玉,邹金浩,杨怀谷,任国谱,曹清明,唐道邦. 2025
[10]葡萄球菌在传统捆蹄生产中的应用. 孙月娥,王卫东,许梦琦,马健. 2016
[11]直投式乳酸菌发酵黄瓜泡菜工艺的研究. 张鹏举,孙月娥,马莉,郑义. 2014
[12]乳酸菌发酵紫薯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研究. 吴兴壮,张华,张晓黎,付欣,李长义,崔超. 2013
[13]乳酸菌发酵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功能特性的影响. 孙健,张爱君,钮福祥,朱红. 2007
[14]扇贝加工下脚料发酵生产优质蛋白饲料菌种的筛选. 谈佳玉. 2012
[15]瓯柑汁中2种乳酸菌发酵特性的比较研究. 郭小,曹雪丹,李二虎,潘思轶,方修贵. 2018
[16]胡萝卜酸牛奶的研制. 王洪奇,修翠娟,赵国学,孙翠焕,王彥华,冀宝赢. 2008
[17]酶法制备紫马铃薯汁及其乳酸菌发酵特性. 邹颖,卜智斌,余元善,邹波,肖更生,温靖,程丽娜,李俊. 2020
[18]乳酸菌发酵芦笋汁. 张江宁,丁卫英,张玲,韩基明,杨春. 2020
[19]香菇发酵乳饮料的研究. 刘丽娜,李顺峰,王安建,许方方,田广瑞,崔国梅. 2019
[20]乳酸菌发酵香菇柄酶解物产γ-氨基丁酸的研究. 刘丽娜,王安建,魏书信,李顺峰,高帅平,田广瑞,许方方.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成熟度番茄货架期间品质及挥发性物质变化研究
作者:李春媛;陆小宇;赵竞伊;吴迪;王剑功;刘磊;孙学良;李江阔
关键词:番茄;成熟度;货架期;品质;挥发性物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
我国水果质量标准体系建设现状与高质量发展建议
作者:李志霞;刘磊;李娜;邵辉;李辉;林宏芳;刘蕊;张玉婷
关键词:水果;质量;标准体系;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
-
野生种醋栗番茄的芽期耐旱性鉴定
作者:高浩冉;朱璨;李君明;李灵芝;李鑫;刘磊;黄泽军;王孝宣;杜永臣;国艳梅
关键词:醋栗番茄;芽期;耐旱性;评价
-
ACE抑制肽研究进展与组学技术的融合应用
作者:徐巨才;岑幸仪;刘磊;赵甜甜;郭素琴
关键词:ACE抑制肽;作用机制;活性评价;构效分析;组学;产业应用
-
RBP47C调控苜蓿生长的分子机理研究
作者:杜红旗;闫祥洲;冯长松;韩康康;吕先召;娄治国;刘磊;梁志妍
关键词:RBP47C;苜蓿;基因表达调控;生长;抗逆性
-
荔枝果肉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调节肝细胞脂代谢作用研究
作者:罗广怡;温叶杰;张瑞芬;邓梅;张名位;贾栩超;胡坤
关键词:荔枝;B型原花青素三聚体;肝细胞脂肪变性;分子机制
-
基于重测序数据的猪繁殖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吕玲燕;林昌华;张胜斌;覃秀珍;柏秀芳;吴永绍;陈钊;刘磊;孙如玉;张冰;张家庆
关键词:重测序;猪;繁殖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