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米品种籽粒中营养成分含量及相关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凯

作者: 李凯;黄庆华;钟儒清;陈亮;袁维峰;张宏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淀粉;非淀粉多糖;相关性

期刊名称: 农业大数据学报

ISSN: 2096-6369

年卷期: 2020 年 04 期

页码: 70-77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玉米品种淀粉、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 NSP)及常规养分的含量和组成,并探索各养分含量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国家畜禽养殖数据中心收集的14个品种的玉米样品,分别测定各玉米品种的淀粉、非淀粉多糖各部分以及常规养分的含量,并用主成分分析及简单相关分析研究各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淀粉为玉米籽粒中最主要的组分,占干物质的70.97%~76.98%,其次为粗蛋白,占干物质的7.86%~10.34%,然后是NSP,占干物质的6.98%~9.76%。NSP中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s, AX)和纤维素含量最高,并且不可溶性NSP (insoluble NSP,INSP)含量远高于可溶性NSP (soluble NSP,SNSP)。此外,玉米中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不高,分别占干物质的3.55%~4.98%和1.08%~1.49%。淀粉含量与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总NSP (total NSP,TNSP)、INSP和不可溶性AX(insoluble AX, IAX)的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P<0.05);TNSP与INSP和纤维素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INSP与粗灰分、纤维素含量,以及IAX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5);SNSP与β-葡聚糖、纤维素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而与总AX (total AX, TAX)和可溶性AX (soluble AX, SAX)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TAX与IAX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粗蛋白、粗灰分、TAX和IAX与阿拉伯糖/木糖(arabinose/xylose, A/X)(TAX)和A/X (IAX)均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且A/X (TAX)和A/X (IAX)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99, P<0.01)。【结论】不同品种玉米养分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玉米干物质中淀粉、粗蛋白和非淀粉多糖含量最高,非淀粉多糖中阿拉伯木聚糖及纤维素为主要组分。各化学组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油分、淀粉积累的基因型与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初报. 罗洋,金明华,苏义臣,苏桂华,李淑华,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吴委林. 2005

[2]新鲜嫩玉米中醇不溶固形物与主要有关组分及性状相关性初探. 胡谟彪,傅绍清,郑孔琳,罗玲. 1993

[3]玉米生育期和籽粒淀粉含量的海拔效应研究. 陈学君,曹广才,吴东兵,陈婧,李唯,李杰. 2009

[4]玉米及其加工副产品非淀粉多糖含量研究. 吴端钦,林谦,戴求仲,蒋桂韬,张旭. 2015

[5]小麦的饲用价值及小麦替代玉米在饲料中的应用前景. 张变英,王芳. 2015

[6]小麦替代玉米在家禽饲料中的应用前景. 张变英,王芳,张红岗,上官明军,刘燕萍. 2008

[7]糯玉米淀粉RVA特征谱与品尝评分相关性研究. 程玉静,陈国清,石明亮,陆虎华,郝德荣,冒宇翔,黄小兰,张振良,周广飞,赵浚宇,薛林. 2017

[8]亚种间杂交稻母本与组合光合产物性状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邓应德,翟少华,张海清,石书兵. 2016

[9]亚种间杂交稻母本与组合光合产物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邓应德,翟少华,张海清,石书兵. 2015

[10]5种青贮饲料在奶牛瘤胃中的淀粉降解特性. 刘艳芳,马健,李胜利,余雄. 2018

[11]土壤主要矿质元素与板栗总糖和淀粉含量的关联性研究. 张树航,郭燕,张馨方,李颖,刘欢,王广鹏. 2023

[12]小豆出沙率及其相关性分析. 曹志敏,刘长友,范保杰,张志肖,苏秋竹,田静. 2012

[13]氮肥施用量对春玉米籽粒淀粉含量及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赵宏伟,邹德堂,迟凤琴. 2007

[14]玉米胚乳淀粉合成研究进展. 陈国清,陆大雷,陆卫平. 2014

[15]玉米-大刍草杂种F_1籽粒品质杂种优势分析. 陈菁. 2017

[16]玉米的化学成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袁建敏,王茂飞,卞晓毅,王立群. 2016

[17]中国不同年代主推玉米品种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 孙琦,张世煌,李新海,孟昭东,慈晓科,张德贵,郝转芳,翁建峰,白丽,李明顺. 2014

[18]普通玉米蛋白质、淀粉和油分含量的遗传效应分析. 魏良明,戴景瑞,刘占先,鄂立柱. 2008

[19]玉米高值化加工研究进展. 邢燕菊,徐立华,韩金龙,徐相波,丁一,周柱华,许方佐. 2010

[20]玉米子粒主要营养成分合成调控研究进展. 周迎鑫,李玥峤,吕庆雪,路运才,宋广树.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